重度肥胖使胰岛素抵抗指数达到正常人的3倍,脂肪细胞异常分泌的炎症因子持续攻击胰腺、肾脏等器官,就像长期超载的机器,最终导致代谢系统“全线崩溃”。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11-13
科学评估肥胖与健康风险,不能只看总体重,脂肪量和瘦体重才是两个更关键的身体成分指标。已有研究明确指出,这两项指标能够独立预测死亡风险,其重要性远超单纯的整体体重。
肾脏健康促进研究
2025-11-12
内脏越“胖”,大脑越容易“老”?!
仅用BMI衡量胖瘦不全面,脂肪分布更重要。新研究发现内脏脂肪多(即便BMI正常)更易导致大脑衰老和认知下降。建议健康饮食和运动来减少内脏脂肪。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10-23
为何有人“胖而健康”,有人却疾病缠身?
近日,由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识别基因差异,揭示了肥胖对每个人影响存在差异的部分原因。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10-05
记忆力的衰退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及早发现风险、及时干预,就能有效延缓认知功能的下降。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腰围和小腿围的变化,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大脑健康,留住美好记忆。
肾脏健康促进研究
2025-09-09
这个容易长胖的“隐形推手”,很多人都不知道
皮质醇是人体“生存必需”的一种激素,不是“洪水猛兽”,没有皮质醇,人类无法应对压力、无法维持血糖血压,甚至无法在早晨醒来,它的存在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
科技热点追踪
2025-08-25
“肿”么回事?一口吃成“半个胖子” 解密淋巴水肿
当“淋巴大道”因丝虫感染、肿瘤手术、炎症、放射性治疗、外伤、肿瘤转移等受损,导致“交通阻塞”,淋巴液无法及时通行、滞留组织内导致肢体水肿,称为继发性淋巴水肿。
中华医学会
2025-08-19
“有钱胖”?“有钱瘦”?——财富与肥胖背后的真相
有人认为“越有钱越容易胖”,因为富人能买更多高热量食物,也有人觉得“越有钱越瘦”,毕竟他们更有条件塑身,然而财富与肥胖的关系远比这复杂......
肥胖信条
2025-08-12
科学运动重塑健康体魄
肥胖是体内脂肪过度堆积的慢性病,与遗传、饮食、运动等因素相关。它不仅影响外貌,更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预防肥胖需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已肥胖者应科学减重,改善健康状况。
中华医学会
2025-08-11
小胖墩,大烦恼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小胖墩”虽然可爱又喜庆,但肥胖带来的一系列健康隐患却不容忽视。
中华医学会
2025-08-04
嚼苏打饼干30秒,容易尝出甜味就是易瘦体质,咸味就是易胖体质?
虽然苏打饼干测试中唾液淀粉酶活性与甜味感知时间确实存在个体差异,但这仅能反映口腔内淀粉分解能力的部分特征,无法作为判断肥胖风险的直接标准。
科学辟谣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