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发现,将夜宵换成开心果,能在12周内悄然改变前驱糖尿病人群的肠道菌群结构。虽然短期内血糖未见改善,但益菌增多、潜在有害菌减少,或许为未来的代谢健康提供了积极信号。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13
最新研究发现,人体肠道中的部分细菌能“吸收”有毒的PFAS化学物,并帮助将其排出体外。这一现象在小鼠体内得到了验证,未来或有望开发“排毒益生菌”,为慢性暴露人群提供新的干预方式。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12
人们吃进嘴里的每一口食物,进入肠道后都会成为数百亿微生物的“口粮”——这群看不见的“小伙伴”组成的肠道菌群,与代谢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
大国粮策
2025-08-07
肠道健康受关注,益生菌因“万能”说法受争议。它分四大类,功效有证据等级,长期服或致失衡,健康人靠饮食维持菌群平衡,合理膳食是关键 。
北京科协
2025-07-24
自古以来,中医智慧便深刻洞察了“药食同源”的奥义,不遗余力地阐述着食物和药物之间那难以割舍的紧密联系。而今,这一古老智慧邂逅现代医学的璀璨成功——肠道微生态,展开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学术对话”。
中华医学会
2025-07-21
当我们饮食不洁或饮食不注意,或者出现感染,或者应用某些药物等因素后,就会导致肠道失衡。这种情况下就使有益的细菌减少,有害菌异常繁殖。所以就可能诱发出现腹泻,或者导致腹泻的症状持续时间延长。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7-17
肠道离不开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改善肠道健康:膨胀、吸附、交换和发酵。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7-16
你以为心脏健康只和饮食、运动有关?这些“看不见的房客”如何操控你的心脏?今天带你揭秘“肠-心态”的奥秘,学会3招简单养菌法,让心脏和肠道一起“年轻“!
迈动健康行
2025-07-02
厨房香料姜黄里的姜黄素,不仅能直接保护大脑神经元,更神奇的是,它能改造你的肠道菌群,让这群“肠道小帮手”产生有益物质,通过“肠-脑高速公路”给大脑送去保护!对抗阿尔茨海默、帕金森等脑部衰老疾病。
人体微生态与健康
2025-06-29
烹饪中当食用油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产生300多种化学成分,甚至包括苯并芘、杂环芳胺这样的明确致癌物!这些有害成分会随着油烟四处飘散,被我们吸入体内,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肠道,刺激肠道黏膜,导致炎症反应。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6-27
发酵板蓝根在无抗蛋禽养殖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优势:替代/减少抗生素,提升整体健康与生产性能
一芳田自然科普
2025-06-25
菊粉是一种可溶性的膳食纤维,具有相比普通膳食纤维(果蔬类、谷物类、豆类、菌类等)更加突出的生理功能,可被肠道内的有益菌发酵利用,降低肠道内的pH值,从而抑制有害菌增值,间接地减少肠道内毒素物质的产生。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5-30
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进入个位数,考生们正在向人生重要关口发起冲刺。一些考生在考前容易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肠道症状,甚至会影响考场发挥。
康迅网
2025-05-30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粘膜上的淋巴组织非常发达,集结了人体70%—80%的免疫细胞,是一道坚固的免疫屏障,帮助我们抵御食物颗粒、病原体、细菌代谢物、以及环境毒素等外来物质的侵袭。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