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里面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通过非酶促反应结合形成的产物,主要反映近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是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评估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中华医学会
2025-03-26
在儿科门诊,血常规是一项十分常见的检查项目。很多家长拿到小朋友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时,总是会有各种疑问。今天,我们来聊聊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这两个常见指标代表的临床意义!
中华医学会
2025-03-26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血液里有红细胞,它们就像快递员一样,每天忙着把氧气送到全身。可是你知道吗?有些药物会让红细胞"罢工",甚至被免疫系统当成"坏人"消灭掉!
科普中国北大行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5-03-17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其定义为血液中血红蛋白(俗称血色素)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和功能运转。
中华医学会
2025-03-13
北京大学李湘盈教授团队发现,一种叫“来那度胺”的治癌药,居然会让红细胞长出特殊的"身份证"——MHC-I分子。这就像给每个红细胞贴上了"通缉令",免疫系统的警察CD8+T细胞看到后立刻发动攻击.
科普中国北大行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5-03-12
O型血并不是万能血。因为输血的原则就是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由于红细胞膜上没有A抗原,也没有B抗原,所以,不会与受者的血清产生凝集反应,但是,在输血时还要考虑受者的红细胞是否会与供者血清产生反应。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12-05
说到输血,大家对于同型输注一定不陌生,用血者只能接受和自己血型相同的血液进行输注。什么是交叉配血呢?交叉配血试验是为了检测献血者和受血者血液中有无相应的抗原抗体,从而避免溶血和血液凝集反应发生。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12-05
血常规指标并非一成不变,它们会随着身体状况的变化而波动。因此,对于单次检测结果的异常,不宜过早下结论。建议进行动态观察,即在不同时间点多次检测,观察指标的变化趋势。这对于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评估
健康科普宣教
2024-11-29
放血疗法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通过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生物力学原理和现代科学验证,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疗法的作用机制,还能为现代医疗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医用生物力学
2024-11-23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的罕见血液病,由造血干细胞中PIG-A基因突变引起,导致红细胞膜上补体调节蛋白缺失,引发骨髓衰竭、溶血和血栓形成的复杂临床表现。
中华医学会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