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红细胞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当红细胞超过正常范围时,血液会变得浓稠,血流速度减慢,血栓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左筱兰医师介绍,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红细胞增多,需要警惕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什么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简称“真红”,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超过95%的PV患者存在JAK2基因突变,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性增殖,使得红细胞生成显著超过正常水平。该病可能引发血栓和出血等并发症。PV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约5%~1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骨髓纤维化或急性髓系白血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哪些表现?
1.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痛、头晕、头胀、耳鸣、视力模糊、肢体麻木或刺痛等,这些症状多因血液黏稠、血流缓慢,导致脑供血不足。
**2.**多血质表现
皮肤和黏膜呈现红紫色,尤其在面部、颈部、手掌和结膜等部位明显,常表现为“醉酒面容”。
**3.**心血管系统症状
可能出现高血压、血栓形成,甚至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4.**消化系统症状
如腹胀、腹痛、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脾肿大的情况。
如何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一、西医治疗
**1.放血治疗、红细胞单采术:**减少红细胞数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头痛症状。
**2.血栓预防:**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降低血栓并发症风险。
**3.降细胞治疗:**对于高凝、血栓高危、进行性脾大等患者需降细胞治疗,使用羟基脲或干扰素α(IFN-α)、白消安等抑制红细胞过度生成,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骨髓抑制。
**4.JAK2抑制剂:**芦可替尼,通过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特异性地抑制异常的造血干细胞增殖。
**5.放射性核素治疗:**用³²P等破坏骨髓造血细胞,适用于高龄、其他疗法不佳或有严重并发症者,治疗后要监测血常规和骨髓功能,远期可能引起治疗相关白血病、MDS等不良反应。
二、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型:常用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的药物,如桃仁、红花、川芎、柴胡等,以疏通气血,化解瘀血,改善血液黏稠状态。
2.血热妄行型:治疗以清热凉血、解毒化瘀为主,常用药物如生地黄、赤芍、牡丹皮、水牛角等,以清除体内热毒,凉血止血,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3.针灸疗法:通过刺激血海、膈俞等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症状。
专家提醒
血液内科王航主任提醒,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日常调护需注意:
1.适量饮水,避免过热的水洗澡,定期医院复查。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情绪波动会影响气血运行。
3.饮食调理:饮食应清淡均衡,多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山楂、黑木耳、冬瓜、苦瓜、芹菜等,少吃辛辣、温燥食物,如羊肉、辣椒、酒类。
4.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左筱兰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左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