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遗失的基因复活:科学家用两千万年前的尿酸酶对抗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核心机制是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当尿酸在血液中积聚超过饱和度时,会形成针状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引发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
科普中国新媒体
2025-10-28
MTHFR基因多态性检测:开启“叶酸个体化用药新时代”
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B族的一种,在细胞分裂、生长和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叶酸通常可以从绿叶蔬菜和豆类中获得,通过生物转化参与人体内多种生化反应,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
中华医学会
2025-10-21
奇思妙想得到的科研灵感,却难以写进论文里
“现代科学”本身即舶来品,且中文博大精深,或许已经模糊了两者的界限,因此去了解并使用术语之外的夜间科学语言,对帮助我们激发科研灵感有实际意义。
返朴
2025-08-27
基因复印机的秘密:PCR技术与生物材料的奇妙碰撞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精准复制特定DNA片段的革命性技术。通过高温变性、引物退火、酶促延伸的三步循环,实现目标基因的指数级扩增。这一过程依赖耐热聚合酶(Taq酶)、人工引物和核苷酸等核心生物材料的高效协作。
体外诊断生物材料大科普
2025-08-19
他们从甘蔗渣里,发现一把有神力的“剪刀”?
植物纤维素的高效且低成本的降解一直是一个难题。近期,科学家从“微生物暗物质”中找到了一把以铜为核心的剪刀酶,可以精准切割纤维素链,专一地产生纤维二糖酸。
返朴
2025-08-18
基因疗法只需注射一次,即可在数周内恢复聋哑患者的听力
一次注射,就能让听力重建——中国科研团队的基因疗法试验首次在儿童、青少年与成人中实现快速、显著的听力恢复,为遗传性耳聋带来根本性治疗的希望。这不仅是耳朵的修复,更是人与世界连接方式的重塑。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12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谷晓峰联合国内外团队,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绘制了全球首个覆盖水稻全生命器官的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四川科技馆
2025-07-30
研究发现,藏鸡中MRPS24基因(线粒体核糖体蛋白S24)启动子区存在94bp插入,该基因参与线粒体蛋白质合成,其表达水平改变可能增强细胞呼吸效率,帮助藏鸡在缺氧环境中维持能量供应。
Engineering前沿
2025-07-28
癌细胞有“自毁密码”,科学家找到启动“钥匙”
近期,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款名为ASO-1570的药物,实验显示它可成功激活肿瘤细胞的“自毁密码”,迫使肿瘤停止生长,目前这款药物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
返朴
2025-07-25
被驯化的家蚕的祖先——古代野蚕也许是黄色的蚕茧,这一点大概可以通过现代野蚕一探究竟,这似乎也验证里最原始的蚕茧颜色并不是白色的,而是彩色的。
一芳田自然科普
2025-05-23
演化医学:红皇后假说下的微生物“军备竞赛”——病原微生物与人类永不停歇的战争
从耐药细菌的崛起、流感病毒的变装秀,到真菌的沉默入侵和寄生虫的游击战术,微生物通过快速演化不断突破人类医学防线。
科普作品
2025-05-09
让稻米承担提高营养健康水平的使命——全球多位院士和学者倡议培育绿色营养超级稻
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和国际水稻研究所Jauhar Ali研究员联合国内外多位专家,对水稻育种和稻米产业的使命和前景提出了新的倡议。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