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并不意味着无能、浪费时间或缺乏价值。在神经科学的视角下,它是一种自然、必要的大脑自我调节机制——帮助我们从信息洪流中抽离,进入反思、整合、再出发的状态。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08
“拖延不是懒惰!揭秘大脑‘理智骑士’(前额叶)与‘快乐猴子’(边缘系统)的生死博弈。神经科学证实:拖延是本能与规划的神经战争。4步驯猴策略,助你重塑大脑——告别自责,用科学终结拖延!”
郭亚轩
2025-07-20
你是否总被焦虑裹挟?本文从心理学视角剖析焦虑本质,揭示越控制越失控的反弹效应、适度焦虑的意义等真相,并提供焦虑具象化练习、身体扫描、建立“焦虑缓冲区”等实用工具,助你与焦虑共舞。
郭亚轩
2025-07-19
大多数人都会表现出上午焦虑水平高于下午的情况,但是这与早睡早起并不相关,而是与皮质醇觉醒反应和睡眠惯性两个原因有关。
科学辟谣
2025-07-03
人体生物钟并非简单的24小时循环装置,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CN)是这个系统的控制中枢,当外界环境与内在节律产生错位时,体温、血压、消化酶分泌等多个生理过程都会陷入混乱。
谢耳朵
2025-05-07
糖尿病与抑郁症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本文阐述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危害、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抑郁症及其早期识别。
医心全意
2025-02-26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焦虑似乎如影随形,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的常客。考试的压力、工作的挑战、人际关系的困扰……每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焦虑的导火索。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4-11-03
到底什么是“预制朋友圈”?“预制朋友圈”又为什么会火呢?这其实体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朋友圈焦虑”。
科普中国新媒体
2024-10-11
儿童青少年抑郁焦虑症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和青少年在成长中,体验到了超出一般情绪波动的焦虑和抑郁。这些情绪并非简单的“心情不好”,而可能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的严重问题。
湾区健康
2024-04-19
持续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是最常见慢性的头晕,但是经常被误诊误治为颈椎病、梅尼埃病、脑供血不足等。希望该科普帮助大家走出误区。
上海同济眩晕科普号
2024-04-11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焦虑和抑郁已成为许多人面临的情绪问题。了解这些情绪障碍的成因,对于我们预防、应对和治疗这些问题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
于丽医生科普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