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塑料的直径小于1微米,而微塑料的直径则在1微米到5毫米之间,看起来大小没差多少,但是,相比于微塑料,纳米塑料的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8-14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旋转培养方法,让细菌合成出结构有序、性能卓越的生物纤维材料,兼具高强度、韧性与热导性,有望替代塑料应用于包装、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13
未来,或许我们能在微生物身上构建电路,在活体细胞中组装传感器,甚至在一滴水中培养出“活着的机器人”。这一切的起点,正是今天在水熊虫身上的那几笔微小纹路。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07
在污染土壤中,Fe-NPs处理组植物的铁含量平均增加35.4%,而镉、铅等污染物含量降低21.5%,其中五氯苯酚(PCP)降幅最大,达117.5%。
Engineering前沿
2025-08-05
实验室效果显著,但大规模农田应用时,如何均匀分散纳米颗粒、避免二次污染等问题尚未解决。
Engineering前沿
2025-08-05
与那些动脉中没有检测到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人相比,检测到这些塑料的人在未来34个月的随访中,发生心脏病、中风或全因死亡的风险高出4.53倍。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8-04
近些年,微塑料成为新闻中的高频词,看得人心惶惶不安。“全球平均每人每周吃掉的塑料量相当于一张银行卡”“荷兰学者在人类血液中检出塑料微粒”“从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存在”……微塑料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
蝌蚪五线谱
2025-07-30
目前,团队已证实这种方法能高效制备锆单原子催化剂,未来还可能推广到镍、钴等其他金属。
Engineering前沿
2025-06-27
想象一支比尘埃还小的探险队,携带着传感器和电路,在人体血管中悄然航行。它们扫描病灶、修复细胞,如同《蚁人》中缩小的英雄穿梭于微观战场。虽然这是漫威宇宙的虚构情节,但中国西湖大学科学家们通过地球上最顽强
科普岛
2025-06-26
6月6日,上海科研团队联合在《科学》(Science)期刊发表研究长文,合作开发出全球首款覆盖可见光至近红外二区(470–1550nm)的超宽光谱视觉假体……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6-07
论文指出,当光照强度低于100mW/cm²(相当于暴雨前阴天),CO产率下降30%。
Engineering前沿
2025-06-04
研究设置三重极限挑战:将复合膜浸泡在pH=3酸性溶液和pH=12碱性溶液中36小时。结果显示,改性膜水下油接触角仍超150°,酸性环境下分离效率仅降1.5%,碱性环境通量损失不足7%。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