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同学们来到农科院科普基地,讲解了什么是种子?种子的分类及传播方式。学习了玉米的种类、用途及体验了玉米收获过程。面向青少年推广农业科学知识、弘扬农耕文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
2025-09-29
1990年,Manz等人首次在芯片上实现了电泳分离,该操作此前仅在毛细管中进行,这一工作展示了微流控技术作为分析化学工具的潜力。
体外诊断生物材料大科普
2025-09-26
2025全国科普月期间,学会科普基地河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以“科普赋能,健康未来”为主题,创作系列科普挂图,欢迎关注。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2025-09-19
全国科普月期间,9月14日,科普基地迎来了石家庄市自强小学等小学生和家长们。本次活动以“探秘农耕 播种未来“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和科普讲解,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农业科学实践课。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
2025-09-18
2025全国科普月期间,学会科普基地河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以“科普赋能,健康未来”为主题,创作系列科普挂图,欢迎关注。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2025-09-16
河北科技大学师生参观了河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食品所-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守护沃土及可持续的未来、从田间到衣间的科技之旅。解密“AI换脸诈骗技术原理,让大学生增强防范意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
2025-09-10
灭绝物种复活是生命科学面临的重大挑战,其科研价值与潜在风险并存。随着技术发展,人类可能逐步掌握部分复活能力,但必须建立严格的伦理审查和生态评估机制。这项研究不仅关乎科学技术,更是对人类责任的深刻思考。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9-01
走进种质资源墙与中草药展览,实验室的“火眼金睛”,解密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媒体《玉米的简史》,见证杂草变主粮的奇迹!《思政课》激励科技报国使命,《神奇的种子》讲座点燃青少年创新活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
2025-08-28
你是否好奇过,一颗小小的种子是如何长成枝叶繁茂的大树?为什么有些稻穗结实累累,而有些却粒少瘦小?这些生命奇迹的背后,藏着一门探索微观世界的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大国粮策
2025-08-15
在我们更加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药物研发却没有更大的突破。同时,我们已经进入AI时代,AI正在与计算生物学紧密结合,它能让制药领域再创辉煌吗?
返朴
2025-08-13
英国科学家发现,宝石蜂幼虫期进入滞育可延长成蜂寿命并减缓分子衰老,关键机制涉及胰岛素/IGF与mTOR通路。这一发现为探索环境干预延缓衰老提供了新思路。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13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将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改造作物花型,使其便于机器人操作的同时,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自动巡航杂交授粉育种机器人“吉儿”。
科普熊猫
2025-08-13
借助该数据库和超早熟“xiaomi”遗传转化体系,原本需要8年完成的传统育种工作,现在仅需2年就能完成,大大加快了优良品种的培育速度。
大国粮策
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