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好奇过,一颗小小的种子是如何长成枝叶繁茂的大树?为什么有些稻穗结实累累,而有些却粒少瘦小?这些生命奇迹的背后,藏着一门探索微观世界的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大国粮策
2025-08-15
在我们更加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药物研发却没有更大的突破。同时,我们已经进入AI时代,AI正在与计算生物学紧密结合,它能让制药领域再创辉煌吗?
返朴
2025-08-13
英国科学家发现,宝石蜂幼虫期进入滞育可延长成蜂寿命并减缓分子衰老,关键机制涉及胰岛素/IGF与mTOR通路。这一发现为探索环境干预延缓衰老提供了新思路。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13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将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改造作物花型,使其便于机器人操作的同时,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自动巡航杂交授粉育种机器人“吉儿”。
科普熊猫
2025-08-13
借助该数据库和超早熟“xiaomi”遗传转化体系,原本需要8年完成的传统育种工作,现在仅需2年就能完成,大大加快了优良品种的培育速度。
大国粮策
2025-08-11
草业研究通过定制化发展,结合分子生物学前沿理论,推动草种驯化与育种创新。借助科技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利用边际土地发展草业,提升生产效率,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与牧民增收。
大国粮策
2025-08-10
牧草作为畜牧业“粮食”,其产量与适应性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维才指出,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可破解牧草生殖难题,提升产量与抗性,培育能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智能品种”,应对气候变化。
大国粮策
2025-08-05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谷晓峰联合国内外团队,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绘制了全球首个覆盖水稻全生命器官的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四川科技馆
2025-07-30
科学家首次在非模式工业放线菌中建立了一种基于内源I-B型CRISPR/Cas系统的高效基因组编辑工具,解决了工业放线菌刺糖多孢菌长期面临的遗传操作难题,也为其他难以改造的工业微生物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5-07-28
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种质资源保护、水果营养宣传;《神奇的种子》科普讲座;参观中药材展览,揭开传统药食同源文化的奥秘;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仪器展示,让同学们了解到科技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
2025-07-24
食品生物合成是什么?目前进展如何?又面临哪些难点和挑战?让我们通过一张图来了解。
科普中国
2025-07-22
超分辨率光学成像技术的提出彻底突破了传统显微镜的分辨率限制,实现了细胞结构的超高分辨率成像,并掀开了生命科学研究的新篇章。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5-07-18
7月12日,在位于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西部中心”)棉花试验田里,数十株植株和叶片呈棕褐色的棉花显得与众不同。
科普克拉玛依
2025-07-17
记者从新疆农业大学获悉,近日,该校动物医学学院副教授李斌带领大学生暑期实践团,在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发现我国河蚌新种——沙丁冷无齿蚌(Buldowskia shadini)。
科普克拉玛依
2025-07-17
合成生物学推动化妆品向“生妆品”发展,山东大学孔健等研究乳酸菌护肤,构建细胞工厂合成活性物质,虽产量待提升,但安全优势显著,不过乳酸菌暂无法直接用于护肤品 。
北京科协
2025-07-17
三位专家分别围绕“核仁小RNA调控植物耐旱机制”、“miR164-NAM/CUC3模块在水稻发育中的作用”和“玉米单倍体诱导机理”等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