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达到第一个气候临界点,已经没救了?
气候“临界点”这一概念,最早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它指的是地球气候系统中一些尤为关键的“门槛”,这个门槛本身是一个从低到高的阈值范围。
科学辟谣
2025-11-04
床,通常被认为是家里最干净的地方,可当一周没洗床单时——你的床已变成"微生物乐园",无数你看不见的"小居民"正悄悄影响着你的健康。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9-22
“碳”索未来!这份绿色答卷邀你共同书写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团体或个人等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科学报国正当时
2025-09-10
一个“改命”的最好方式,超有效,强烈建议你快试试!
在刚做完大扫除的那几天,就算是平常用完东西不归位的、随手放垃圾纸团的人,好像也能“暂时地”改变一些习惯,比之前更自觉维护家里的整洁,而这可能就是环境改变在起作用。
科普中国新媒体
2025-08-13
【精彩回顾】中国科学院第四届科学节暨中法环境月”系列主题活动圆满举行!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由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一个集展览、收藏、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博物 馆,是自然科学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基地,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观
中科院南古所
2025-06-11
在城市里,杨柳飞絮如期而至,看似诗意,实则添乱。飞絮四处飘散,严重影响城市生活。过敏人群深受其扰,皮肤瘙痒、呼吸道不适,健康与生活质量双双受损。出行时,飞絮糊车窗、挡视线,行人也行动不便。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4-11
长江水年均流量超9000亿立方米,携带着微量镁、硫酸根离子,日夜冲刷着三峡大坝的混凝土“铠甲”。
Engineering前沿
2025-04-01
3月10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美丽中国科普大讲堂”线上开讲。本期讲堂以“关于环境人工智能的思考、探索与展望”为主题,特邀清华大学碳中和讲席教授
光明网-科普中国直播服务
2025-03-14
在地球上最深邃、最黑暗的地方,生命会以怎样的方式存在?那里,压力是陆地上的数百倍,阳光无法穿透,温度接近冰点,食物稀缺。但一个最新的科学研究揭示,即使在如此极端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生命依然蓬勃发展
中国绿发会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