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生(1917-2008),天津人,出生于辽宁沈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1929年考入南开中学,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4年至1949年,先后于战地服务团、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佐。1949年至1966年,历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和地质部工程师,地质图书馆新馆建设筹备处副主任,科学考察队副队长。1966年至1979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室主任,所副主任。1979年后,任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名誉所长。中国科技馆馆长,中国科协秘书长、书记处书记。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环境地质与健康》主编。


毕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解决了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学说”,创立了黄土学,使黄土、深海沉积和极地冰芯并列成为环境变迁研究的三大支柱,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跻身世界前列。建立构造气候科学学说典范。发表论文出版专著158篇(部)。入选《中国现代科学家(九)》纪念邮票,获小行星命名。获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洪堡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来源: 公众号:武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