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时指出:“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 。” 简牍作为古代中国书写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文字书法、法制以及
桂粤科普
2024-12-05
为什么是一“张”桌子?又为什么是一“支”笔?这些问题都能在一部字典里找到答案。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9-14
“大致在距今4500年左右,最先进的历史舞台转移到了晋南。晋南兴起了陶寺文化,它相当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初的‘中国’,奠定了华夏的根基。”考古学大家苏秉琦早就意识到陶寺的重要性。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24-07-23
大量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是探源工程最大的特色。根据研究的需要,近 20个自然科学学科的数十种技术与方法被用于工程各个课题的研究。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12-04
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海城区科协积极开展 培育主流价值文明实践活动,助力北海创城工作
桂粤科普
2023-01-27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由科技部立项、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牵头,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国家级研究项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12-04
2017年12月,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将仰韶文化博物馆、发掘纪念点、文化层断面、考古展示区等穿点连线形成“一中心、两环、三广场、四点、五园”的展示结构,突出展示仰韶村遗址的
2024年度科普中国资源荟萃集成示范项目
2025-01-26
在北京老城的中心,有一条纵贯南北7.8公里的“时空隧道”静静矗立。从永定门到钟鼓楼,15组恢弘建筑群以中轴线为脊柱,串联起元、明、清三代都城的历史印记。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3-31
近年来贾湖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遗址展示初具规模,前七次发掘保护展示区对公众全年免费开放。
2024年度科普中国资源荟萃集成示范项目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