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候规律来看,立秋时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秋阳肆虐,有时还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也就是民间所称的“秋老虎”。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8-08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在指导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即日起,科普中国联合中国气象学会推出“节气科普”系列原创内容,带您尽揽华夏智
科普中国
2025-06-05
古人是如何通过自然现象来感知季节变化的?老祖宗留下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番花信风,与神秘的信风有何关联?(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4-23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随着郎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迎来一年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分。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3-20
3月,惊蛰将至,民间传说,春雷是动物苏醒的原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今天,让我们一同感受春意,尊重自然,共赴生机盎然的惊蛰之旅。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3-05
今日雨水,初春时节气温波动较大,空气湿度增加。肌肤经历冬季干燥后,皮脂腺分泌逐渐活跃,但屏障功能仍较脆弱。此时容易出现干燥、敏感、油脂分泌失衡等问题。在雨水节气应该如何护肤呢?
化妆品科普平台
2025-02-18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
天津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