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气清,春和景明。今天20时49分,我们迎来了清明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兼具着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如今的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和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来。提起清明一词的含义,《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此时节,白桐花开,清芬怡人;田鼠躲回洞穴,鸟儿开始出来活动;雨过天晴,彩虹出现,处处充满着鸟语花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此时油菜花开正好,在阳光明媚的日子,约上三两好友,在乡间田野踏青赏花,真是好不惬意。

清明的习俗有很多,“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此时土壤湿度与温度适宜,种植树苗成活率高。

荡秋千、放风筝的习俗流传至今,古时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期盼除病消灾,带来好运。而今已变成了喜闻乐见的亲子活动,在带来愉悦的同时,也锻炼着身体。

清明时节,南方地区有吃青团的传统,用艾草青汁与糯米粉相融,裹上馅料蒸熟,便成了人们熟知的清明食物。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节也是人们缅怀先人,祭奠英烈的日子。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静静地诉说着对故人的思念。

清明已至,愿你不忘过去,不畏将来。

来源: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