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两名女子吃凉皮后中毒,高温“杀不死”的米酵菌酸究竟有多毒?这些食物都要小心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入该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重者可致死亡。
科普中国资源服务号
2023-07-18
小心!仅需1毫克就能致死的毒物,可能就在你的厨房里!
夏季天气炎热,不仅要预防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也要注意食物变质带来的危害。食品安全无小事,别因为“吃一次没事”的想法后悔终身。
科普中国新媒体
2024-05-13
米酵菌酸毒素是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一种毒素,谷类发酵制品、薯类制品、变质银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温潮湿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增加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8-22
多地频发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一文读懂这种致命毒素的真相
近期,全国多地接连曝出米酵菌酸中毒案例,引发公众对这一潜在食品安全风险的高度关注。从家庭聚餐到集体食堂,看似普通的食物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威胁。
科普文迅
2025-08-01
高温潮湿天气,嗦粉有风险?
谷类发酵制品、存放不当高水分谷薯类制品、泡发不当的银耳、木耳等,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并产生米酵菌酸毒素。米酵菌酸毒性强烈。潜伏期一般为1至24小时。多以胃肠道刺激症状起病。
医路相伴
2024-08-14
炎炎烈日,凉皮、凉粉、木耳和米粉等美食深受大家喜爱。然而,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生食用鲜湿粉(如河粉)、凉皮及泡发木耳等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真正的元凶是谁?米酵菌酸!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4-08-16
夏季高温高湿,食物更容易变质,细菌也更容易滋生,食物一次最好少做点,现做现吃,尽量不隔夜食用,并注意食物的储存时间,避免食物中毒。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7-18
有人因食用泡发木耳导致中毒甚至死亡,说明木耳可能有毒?
木耳本身无毒无害,其本质是真菌集合体,人工栽培的干木耳,经正常加工后是安全可食用的优质食用菌。真正导致中毒的元凶是米酵菌酸
科学辟谣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