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生态日,咱们的“热词小课堂”正赶着趟儿开张咯!你发现没?那些总在耳边打转的生态热词,压根不是冷冰冰的文字游戏。来,今天咱们就拆拆这些“暗号”,瞧瞧藏在字里行间的绿色约定~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8-15
如何让农业既高产又绿色?怎样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还能保护好生态环境?科普中国《大国粮策》推出系列策划,带你解锁农学专业的全新面貌。
大国粮策
2025-08-14
除了家用冰箱保鲜层,4℃这个数值还会频繁出现在实验室、自然现象中。4℃为何有如此多的应用场景?这个温度值究竟有何特殊之处?
中国科普博览
2025-07-04
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作物收获成熟籽实后剩余的茎叶穗等,是一类可弥补不可再生资源空缺的生物资源。据统计,世界年秸秆产量约70亿t,我国年秸秆产量约10亿t 。
一芳田自然科普
2025-06-19
在2025年6月5日“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京举行了2024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25-06-11
大运河,这条曾经承载着华夏文明血脉的黄金水道,也是京城一条生机勃勃的生态廊道,这里不仅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也为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家园。
北京科技报
2025-05-21
4月27日下午,一头野猪闯入江苏电视台大院,后被成功捕捉。近年来,随着野猪数量的快速增长,野猪下山进城现象也在频繁发生,甚至一些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也深受野猪泛滥的困扰。遇上野猪,要如何避险?
北京科技报
2025-04-29
有关部门公开征求《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国际部积极响应号召,近日就《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多条建议
中国绿发会
2025-03-13
北极熊是地球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北极海冰消融的加剧,它们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把北极熊送到南极去生活,是否可行呢?(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1-12
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之际,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活动邀请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明渠纪念广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负责人孙然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学习!
北京科技报
2024-12-11
培训以“推广、宣介红火蚁防控替代技术,普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相关知识”为主题,践行中国科协2024年“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科普工作理念,增强群众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助力提升居民科学素质。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2024-11-25
红树林,被称作“海岸卫士”。但是如果你看到红树林的图片,你肯定会觉得有些疑惑,明明是绿色的树,为什么要叫红树林?而且这些树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为什么会被称作海岸卫士?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4-11-15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生态文明教育,10月25日下午,由和平区生态环境局、和平区教育局主办,和平区青少年宫承办的2023年和平区“小小生态环境局长”演讲比赛活动在青少年宫精彩开赛。
天津市和平区青少年宫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