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到与一只“食肉性反社会动物”共同生活让你感到担忧,科学家建议放轻松:这些特征是猫进化历史中的自然组成部分,而这项测试的开发初衷是为了改善人与猫的关系,使宠物主人、兽医及其他人能更全面地了解每只猫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08
宠物虽然可爱,但它们也可能携带一些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病原体。这些疾病被称为“人畜共患病”,即可以在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了解这些疾病,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对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湾区健康
2025-08-03
《科学报告》最新发表的一项横跨18年的研究显示,养宠物可能是保护认知功能的秘密武器,尤其是养狗和猫的人,大脑衰老速度明显更慢。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7-21
毛茸茸、软乎乎的小动物们就像一个个移动的“萌力炸弹”,炸进了无数人的心坎里。但对于一些人来说,与这些小可爱亲近的念头刚冒头,就被身体亮起的“过敏红灯”给硬生生掐灭了。
中华医学会
2025-07-08
从日常行为到饮食结构,猫以天生的节制诠释了真正的低碳生活。它们不声不响,却比很多人更懂什么叫可持续生活——这,才是环保的最高境界。
五分钟聊碳
2025-05-23
钩虫、蛔虫、弓形虫等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共用餐具、同床共枕;接触被污染粪便;被宠物舔舐伤口;食用未煮熟肉类等。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3-04
所谓的十日观察法,就是将抓伤你的“动物”暂扣10天,如果10天内它还好好活着,说明它没有狂犬病毒。如果病发再打疫苗就晚了。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2-25
春节期间,喜庆的爆竹声对我们来说是节日氛围的点缀,可对于敏感的猫咪来说,却是危险因素。小猫为何会应激?猫咪应激有什么表现?又该如何缓解?
北京科学中心
2025-01-30
我国养猫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周朝。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礼记》中提到“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4-12-07
“我要跟不上潮流了!”现在学生喜欢养一种相当新鲜的宠物——黏菌。不仅是老师,也有很多网友在问,“能当宠物养”的黏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北京科技报
20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