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可爱的动物通过声音和动作与我们交流,但如何才能读懂它们的心思呢?

猫的五种主要性格

研究表明,猫和人类一样,具有五种主要的性格特征:

胆小敏感型

这类猫咪容易紧张,会躲避访客或陌生环境,直到感到安全为止。如果家中有害羞的猫,最好为它准备多个可以藏身的地方。

活泼外向型

好奇心强的猫咪需要持续的精神刺激。它们容易感到无聊,因此需要新鲜事物来保持兴趣,比如新玩具或互动游戏。

强势霸道型

这种性格源于野猫在群体中确立地位的本能。在多猫家庭中,强势的猫可能会抢夺其他猫的食物和玩具,引发矛盾。

情绪多变型

猫也有冲动的一面,但它们的冲动行为往往与焦虑有关。如果猫咪出现无端攻击行为,主人不应打骂,否则会加剧它的紧张情绪。

温柔友善型

性格温顺的猫通常从小就有良好的社交经验。它们大多数时候表现得轻松愉快,喜欢与人类和其他猫互动,也更愿意主动亲近主人。

读懂猫咪的身体语言

从耳朵到尾巴,猫咪的每个动作都在传递信息。

眼睛的情绪密码

猫的眼睛是情绪的窗口。不同的眼神和瞳孔变化可以反映它们的内心状态:

大大的瞳孔表示猫被周遭事物高度激发。无论是接收威胁信号,还是因环境变化感到兴奋或惊讶,都能通过眼睛看出。

当猫感到愤怒或恐惧时,瞳孔会收缩。在受逗弄而挥打主人前,猫会把眼睛睁得既大又圆,但瞳孔却是中央的一道小缝。有时,眼睛并不会完全露出,只透过眯起的眼皮露出细细的眼睛。这是深情的讯号,有时代表猫信任对方,且能放松到睡着。

在眼睛微闭时,稍放大的瞳孔可能表示放松和平静。但在眼睛睁大时,可能代表猫感到警戒。

猫的瞳孔常是垂直的狭缝,以快速适应光线。在光亮中为较小的缝,在黑暗中则既大又圆。

大又圆的瞳孔具有多种可能性,常见于猫专注于周遭事物时,可能是表达喜爱、警戒或恐惧。

瞳孔变狭小是猫之间要起冲突的前兆。瞳孔缩窄是一种避免受伤的机制。

耳朵征象

猫耳的位置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侵略性和恐惧程度。与人类不同的是,猫能轻易以多达30条的肌肉让耳朵朝向前方、侧边和后方。猫耳能180度转动,也能竖立和折起,进而透露其感受。

在轻松愉快的自然状态下,猫耳会朝前,且微微后倾。猫若听到声响,耳部就会变得更挺直,但经常看似在警戒周围环境。

猫越害怕,耳朵就压得越低。当猫被恐惧压倒时,就不太可能有侵略性,且耳朵会朝后。若猫感到惊慌却又具侵略性时,就会将耳朵往后转,但耳尖保持朝上,以便尽量虚张声势。

猫的侵略状态可从耳尖朝上看出。无论耳朵朝向何方,竖起耳朵会让猫整体看来更具威胁性。

有时这些不安的感受并非转瞬即逝。当猫不知如何回应周遭事物时,有时就会保持一耳竖、一耳垂的状态。

会说话的尾巴

猫会用尾巴表达各种情绪

满意

感到平静时,直直竖起的尾巴表示猫很高兴见到对方。

犹疑

若尾巴上举45度,猫并非在威吓,而是不确定对眼前情况该做何感受。

友善

尾巴平举在后,代表不惊慌或愤怒。此时,猫处于平和且愉快的心情。

躁动

若尾巴直直朝下,代表猫需要些空间。若再被激怒,可能会有侵略性。

友善犹疑

尾巴竖直、尾尖勾起表示猫有些犹疑,但无侵略迹象。

戒备

尾巴向下指且末端勾起,此时猫并不愤怒,但准备好回击任何威胁。

屈从

夹着尾巴行走代表顺从。在对峙当中,猫会借此表示投降。

极度愤怒

愤怒时,猫尾会僵直且竖起毛来,以扩大身形。若威胁逼近,则将回击。

嘲弄

若猫摇着竖直的尾巴,那么它可能是在嘲讽对方或对方的作为。

狂喜

若猫尾呈直挺且颤抖状,代表它非常高兴见到对方。

消极侵略

当猫坐在地上甩动尾巴时,最好别去惹它,因为它很可能心情烦躁。

感兴趣

坐或躺卧表示放松,若尾巴同时在敲地面,即同时专注于周遭某事物。

与家猫沟通的5种方法

缓慢眨眼

当家猫对主人做出一连串既长又慢的眨眼时,代表它很开心且信任对方。透过这个动作,猫得以表示不把对方视为威胁,从而建立信任关系。

别盯着看

紧盯不放会产生与眨眼相反的效果:猫会倍感威胁。某些饲主很爱看着自家猫咪,但记得别盯着太久──否则可能会引起麻烦。

理解嘎嘎声

许多饲主可能已注意到家猫能发出数种声响。这种嘎嘎声通常是友善的,是种用来打招呼和沟通的方式。

别摸肚子

通常猫在放松时会躺着露出肚子,让许多饲主忍不住想摸。一般来说,猫并不喜欢被摸肚子。饲主反倒该理解它们不想被打扰并好好放松,以取得猫咪的信任。

聆听呼噜声

当家猫感到心满意足时,会发出多数饲主都爱听的轻柔呼噜声。虽然这种声响能示爱,但猫不舒服时也会发出呼噜声。请时时注意家猫是否健康。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How it works》杂志

作者:《how it works》科普团队

审核: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动物学会监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