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仰望星空,那些闪烁的星系不仅是天体的集合,更是宇宙演化的见证者。南大团队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黑洞在这场宏大戏剧中的隐秘角色。从调控冷气体到影响恒星形成,从近邻星系到遥远宇宙,这些宇宙级的"生死判
桂粤科普
2025-03-31
在冰原深处,科考队员们仍在寻找更多的星际密码。当他们用雪铲挖开蓝冰区时,每一次发现都可能改写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这些来自太空的岩石碎片,不仅是科学探索的钥匙,更是连接地球与宇宙的桥梁。
桂粤科普
2025-03-31
通过两次采样任务,中国已成为全球月壤研究的重要力量。中国嫦娥任务两次采样3666.3克,在延长月球地质活动时间线、发现水分子、修正撞击通量模型等方面作出独特贡献。
桂粤科普
2025-03-31
2025年2月,人类首次捕捉到能量达220 PeV的中微子,为中微子天文学揭开了全新的篇章。那么,科学家是如何捕捉到这个破纪录的中微子的?如此高能的粒子又来自何方?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3-31
嫦娥六号任务返回的月球背面样品中发现了月球正背面的太空风化差异,为月球空间环境的二分性提供了基于样品的证据。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5-03-28
在距离地球约138亿光年的地方,藏着一个“婴儿期”的星系——JADES-GS-z14-0。它刚刚被科学家发现,成为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遥远星系!
物观星移
2025-03-26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样副教授联合多家科研机构,提出通过搜寻因引力弹弓效应(希尔机制)从球状星团中被弹射的高速星,为“隐匿”已久的中等质量黑洞提供直接证据。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5-03-24
确定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遗迹—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为太阳系早期大型撞击历史提供了初始锚点,对理解月球乃至太阳系早期演化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成果刊登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
北京科协
2025-03-22
2024年12月3日,天文学家捕捉到了“引力波背景”的新证据,还绘制了一幅迄今为止最详细的引力波背景图。那么,什么是引力波背景?我们又该如何探测它呢?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