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贝壳除了作为食物、装饰、生产工具、宗教道具、交易货币以外,先民们还将其用作绘画载体,但这方面的考古证据较为罕见,相关研究也颇为欠缺。
科普江苏
2024-05-18
在全国科普月期间,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联合天津市自然资源生态修复整治中心、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开展“海岸寻古踪,湿地焕新生——解码自然的时光印记”科普实践活动。
天津市滨海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
2025-09-25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开展“认识自然 感知历史”主题实践活动。
天津市滨海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
2023-10-12
核电站搞出新副业,竟然是产珍珠?!
昌江核电站和大珍珠贝的养殖可以说是产业合作的典范。曾经让核电站头疼的温排水,如今能发挥“余热”,让大珍珠贝更好地生长。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10-09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古海岸遗迹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地理学实践能力,近日,滨海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联合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开展“观沧海桑田 感历史变迁”科普研学活动。
天津市滨海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
2023-11-03
这些贝壳记录着1亿多年前的气候变化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贝壳身上蕴藏的“远古密码”或许能帮助我们读懂地球。它们不仅揭示了早白垩世温室地球的复杂气候模式,也为预测当前全球变暖的潜在影响提供了关键线索。
科普时报
2025-06-20
自然贝壳中的珍珠层具有高度规则的“砖块-灰泥”微结构,是天然的抗冲击盔甲,被视为新型抗冲击防护材料研发中的微结构设计模板之一。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3-01-06
当科技与考古相遇:复现两千多年前的贝壳画
贝壳有着特殊的形状、缤纷的色彩、迷人的光泽和精致的纹理,如同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微型艺术品。其实,早在遥远的几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贝壳独特的美丽。
科普中国新媒体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