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8月13日,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区文保旅游服务中心(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联合经开区两新党委办、天津经开区环境保护协会、泰达职工读书会,组织开展生态日研学“认识自然 感知历史”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宣教老师形象生动地为孩子们详细介绍渤海湾西岸沿海平原的形成、贝壳堤的分布,孩子们仔细聆听,身临其境地感受渤海湾沿海平原的沧桑巨变以及我们的祖先在这片贝壳堤平原上劳作奋斗的历史。通过观看贝壳堤与湿地科普视频,让孩子们对贝壳堤的形成过程及原因有了更加清晰地认知,知道贝壳堤是记录海岸线位置的标志,通过测定贝壳堤中贝壳的年龄和贝壳堤上埋藏文物,可以推测它的形成时间,更深入的研究,还可获得它形成时的气候状况、海面高度、先民生活方面的信息,让孩子们懂得保护贝壳堤的重要意义。

宣教老师还为孩子们特别介绍了玳瑁、砗磲、菊石化石等生动有趣的展品,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在互动区,孩子们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研究海洋微生物的外形特征,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到渤海湾潮间带及浅海区海洋微生物的种类,懂得研究海洋微生物对古生态学和古环境变迁的重要意义。

参观结束后,在博物馆科普教室内,志愿者邓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为大家科普垃圾分类环保知识,课堂上小朋友们举手积极发言互动,通过图文视频内容及风趣幽默的讲座,呼吁大家要一起关心我们的家园地球,保护地球,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此次活动,大家走进了不一样的课堂,感受到别样的精彩,在寓教于乐的活动过程中更加认识、了解渤海湾贝壳堤和湿地的相关知识,提升热爱古海岸遗迹和湿地的意识,为将来更好地保护古海岸,保护海洋、湿地,保护大自然生态增添信心。

来源: 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