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确实有一定的危险性,但说它们有什么“主观恶意”甚至“凶残”并不符合实际。野生动物与人的冲突,主要原因还是食物与栖息地的问题。
科学辟谣
2025-05-08
豹猫作为敏感性动物,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和郊野灌丛等生境中。豹猫是北京山区现有的唯一一种野生猫科动物,是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北京科技报
2025-04-26
“超固体”并非日常生活中有重量、有形状的固体,但光确实具备一些与日常经验相悖的性质,让光纤通信的加密成为可能。
中国通信学会
2025-03-30
本文是一篇具有科普意义的小故事,重点科普了青蛙和蜻蜓的成长过程。故事背景设定在盛夏,结合当季池塘中的两种典型生物,将两种小生物拟人化,加上戏剧化的剧情,在对话中分别阐述了青蛙和蜻蜓的蜕变过程。故事引人
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
2024-12-04
神秘的热带雨林,自然以她最瑰丽的姿态展现着生命的奇迹。这里,不仅是地球上物种多样性的宝库,更是昆虫艺术家们挥洒才华的舞台。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踏入这片绿意盎然的天地。(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4-09-18
竺可桢为什么要每天坚持记录大自然的变化?原来,他正在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物候学。
中国科学技术馆
2024-04-22
大自然的景色千姿百态,总能激发出我们探索的欲望。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那么一刻,对自然界的种种现象产生过疑惑?蜂巢为什么都是六边形?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