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峙英教授带领的科研项目《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基础研究与新品种选育》也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3-11-26
水稻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长,是因为其根茎和叶片之间存在许多空隙,也就是气腔。这些气腔将水稻的各个部分(叶片、茎秆和根部)连接起来,使整个植株就像一根插在水里的吸管。
光明三农
2023-12-06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要加快推进产业布局,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科学确定产业种类、发展定位。同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攻克特色森林食物精准育种、生态栽培、精深加工等基础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
光明三农
2023-05-11
杨梅源自哪里?又有着怎样的种植和食用历史?杨梅种植和培育技术有何新突破?我们邀请了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科技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宋元明为公众解读杨梅的“前生今世”。
科普中国
2024-08-13
2024 年 10 月 24 日,新疆阿勒泰地区林科所高级工程师王健在科普中国说“传承科学家精神,让荒漠绽放生命之光”主题场带来演讲《科技助力沙棘产业为荒漠披绿生金》。
科普中国说
2024-11-02
小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微风拂过,麦浪翻滚,已经摇曳过七千余年的漫长时光。那么如今的我们最容易在哪里观赏到“风吹麦浪”的蓬勃景象呢?这得从我国小麦的种植分布说起。
光明三农
2023-10-14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每天都要吃饭,这样才能获得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那么,农作物需不需要“吃饭”呢?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4-10-22
在旧金山南部半月湾举行的第 51 届世界南瓜称重大赛上,辛格以其重达 2471 磅(1121 公斤)的南瓜,仅以 6 磅(2.7 公斤)的微弱优势战胜了最接近的对手。
科普文迅
2024-10-15
据资料记载,中国是全球受气候变化相关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旱灾是对中国农业影响最大的灾害,其次是洪涝和风雹灾害。
光明三农
2023-10-12
水稻是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30%左右,产量约占全国粮食产量的50%。在我国,超过65%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
光明三农
2023-12-09
我国面包果产业从0-1的突破,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丰富了热带地区的食物种类,还增强了应急粮食的储备能力。
科普海南
2024-11-08
从“刀耕火种”到“智能施肥”,人类农业走了上万年。当我们用卫星遥感监测养分、用基因编辑优化根系、用大数据预测收成时,或许该感谢那些在实验室里“种”肥料的科学家。
Engineering前沿
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