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6千米“锁边”工程,给“死亡之海”戴上绿色“围脖”
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的“死亡之海”,狂风呼啸时,沙尘暴遮天蔽日,对农田、交通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为了治理风沙,我国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建一条绿色阻沙防护带,给沙漠“锁边”。
李传福
2024-12-03
世界地球日|“杀”风利器:“锁”住地球的“黄色浪潮”
沙障是用于防沙固沙的重要生态工程措施,通过平铺或直立式设置阻挡风沙,降低风速,固定沙粒,促进植被恢复。它不仅有效遏制沙漠化蔓延,还改善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沙漠化治理的关键手段。
林业和草原机械
2025-04-22
揭秘生态系统对大气汞沉降变化的响应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书肖团队结合全球自然沉积物中汞累积通量和数值模拟的大气汞沉降结果,揭示了全球生态系统对大气汞输入变化的响应。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4-12-16
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150年变迁: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卢琦研究员团队在《科学通报》撰文,介绍了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现状、过去120年演变规律和未来30年变化趋势。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4-11-25
大数据+人工智能更好服务林草生态修复
建设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林业草原国家公园融合发展中运用的创新性举措。贯穿其中的是动态感知、泛在互联、智能应用、精准服务、应急指挥等理念以及大数据、大系统、大协同等建设目标。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2-11-18
你可能见过,但不一定认识的重庆市生态修复植物系列科普:栾树
栾树可高效降解土壤重金属及多环芳烃,改良碱性土壤理化性质,抗烟尘与二氧化硫,提升城市绿化景观。兼具经济价值,花叶果可提取药用成分、天然色素及油脂,是矿区生态修复与城市绿化的关键树种。
自然有答案
2025-09-22
科普中国 | 中国作物学会蓖麻科普专家团队开展利用蓖麻修复废弃矿山科普示范活动
2024年4月9日,中国作物学会蓖麻科学知识科普专家团队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开展“科普中国”废矿山生态修复现场科普示范活动。
中国作物学会
2024-04-19
关于举办第五届首都生态修复大讲堂暨北京生态修复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的通知(第一轮通知)
由北京生态修复学会主办的“第五届首都生态修复大讲堂暨北京生态修复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定于2023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2023-11-22
你可能见过,但不一定认识的重庆市生态修复植物系列科普:桑树
桑树兼具生态与经济双重功能。本文将介绍桑树的辨识特征与生态修复价值,展现其从传统经济作物到现代生态修复先锋的转变。
自然有答案
2025-09-23
自然有发现——湿地只存在湿润的地区,水越多越好?
“湿地”从字面看就是“潮湿的土地”,因此人们自然地将湿地等同于“水域”“水坑”“湖泊”,甚至会以为水越深,水面越大就越好。这种观点正确吗?(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11-1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关键议题
北京大学彭建教授等近期在《国家科学评论》发表观点文章,提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三阶段目标(复绿、增效和活化)和十大关键科学议题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4-07-11
你可能见过,但不一定认识的重庆市生态修复植物系列科普:肾蕨
肾蕨凭借发达根状茎、丰富叶丛与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涵养水土、防治侵蚀和提升生态多样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将从形态特征和生态修复功能两方面展开,揭示肾蕨这类蕨类植物在生态工程中的作用。
自然有答案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