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见过,但不一定认识的重庆市生态修复植物系列科普:栾树
摘要:栾树可高效降解土壤重金属及多环芳烃,改良碱性土壤理化性质,抗烟尘与二氧化硫,提升城市绿化景观。兼具经济价值,花叶果可提取药用成分、天然色素及油脂,是矿区生态修复与城市绿化的关键树种。
关键词:特征、生态修复、经济价值
1. 栾树介绍以及辨别特征
1.1 栾树介绍
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别名灯笼树、摇钱树、栾华等,是无患子科栾属的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时纵裂。叶丛生于当年生枝上,一回、不完全二回或偶有为二回羽状复叶,对生或互生。聚伞圆锥花序;花淡黄色,花瓣4枚。蒴果圆锥形,具3棱。种子每室1颗,黑色,近球形。花期6~8月,果期9~10月。在生长习性方面,栾树有不耐水淹、喜光、稍耐半阴、耐干旱、耐瘠薄、抗风能力较强、耐盐渍、萌蘖力强、深根性、生长速度中等的特点,喜欢生长于石灰质土壤中。栾树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多用途观赏树种。
1.2 栾树辨别特征
在户外辨别栾树主要靠树皮、树冠形状、树叶以及花和果。栾树外形特征是树皮较厚,呈现灰褐色至灰黑色,树龄较大时纵裂;树皮的皮孔小,颜色为灰至暗褐色;树冠类似圆球状,树叶呈奇数羽状复叶,边缘一般为锯齿状,叶基部有深裂片,小叶片多为7~15片,树叶质地为纸质,树叶呈椭圆形,长3.5 cm左右,宽度小于长度但一般不小于2.5 cm,树叶先端呈短尖状;花为聚伞圆锥花序,花瓣呈淡黄色,中心呈紫色且左右对称,有5个萼片,边缘有毛,花瓣上也有绒毛;果实呈蚕豆状,中间是空的,一般有3个果室,受膜状果皮(黄色或者棕红色)覆盖,果实表面覆有3片薄膜,果实成熟时开裂,共有3粒种子;种子为直径5 mm的黑色球状,质地坚硬。
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史旺
来源:财经头条
作者:斗山星辰
2. 栾树的生态修复作用
2.1 土壤污染修复
栾树对多种土壤污染物具有显著的修复能力,包括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
矿区生态修复中,重金属污染是主要土壤污染之一,治理重金属污染也是矿区生态修复的主要任务,然而大多数植物都无法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存活,只有部分能够适应重金属土壤的植物能够存活。而栾树对锰(Mn)、铅(Pb)、锌(Zn)等重金属具有一定的耐性和低积累能力,适合用于矿区废弃地修复。栾树能在锰尾矿土中存活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生态恢复。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其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而栾树对土壤中PAHs的去除效果与修复机制有明显效果,根据文献“栾树对土壤多环芳烃修复机制初探”,种植栾树的土壤对PAHs的降解率为60.69%~75.14%,相比无植物处理的PAHs降解率平均提高了了22.96%。栾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与累积土壤中PAHs,且累积量与土壤PAHs的添加浓度呈正相关,根部PAHs累积量大于干叶部。修复机制反映出植物-微生物间的交互作用、微生物降解是修复土壤PAHs的主要途径。
2.2 土壤理化性质改良
重庆部分区域土壤偏碱性,影响植物生长,而栾树具备耐盐碱性,在pH7.5~8.5的碱性土壤以及贫瘠岩缝中都能够正常生长,适合重庆生长环境,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壤。同时栾树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较高,使得有机物分解速率加快,促进微生物群落重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2.3 空气净化与城市绿化
栾树对烟尘和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在重庆这类工业城市里能够很好的净化空气,吸收大量有害物质。同时栾树夏季金黄花朵和秋季红色蒴果极具观赏性,重庆鹅岭公园、照母山森林公园等地广泛种植,提升城市景观。栾树还能提高城市和乡村的绿化水平,美化街道。
3. 栾树的经济价值
栾树不光在生态修复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栾树成分组成内有大量有效成分,这些有效成分应用广泛。针对栾树的生物学特性,从栾树中提取有效药用成分,尤其是具有医药价值的天然产物的综合提取。 如针对栾树花、果和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病原菌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以及多酚类物质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开发高效药物;栾树花期长、花量大以及花粉质量好,可进行花中天然色素、黄酮和多酚类物质的提取,以及养蜂采蜜;栾树果实油脂含量较高,粗蛋白、粗纤维含量突出,可深化油料的提取加工技术;栾树枝叶中多酚、黄酮、天然色素、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丰富,可进行精细化妆品原材料开发,继而形成产业化的加工链。
4. 结语
栾树的生态修复价值不言而喻,在矿区生态修复中被大量使用,同时栾树又是一种具备经济价值的树种,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栾树是当之无愧的“生态修复卫士”,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好帮手。
来源: 自然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