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 看鄂尔多斯如何输出“绿色密码”
当世界各国为“碳中和”目标积极探索路径时,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腹地的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正用扎实实践为全球零碳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2025-11-14
光伏废水的再生之路
作为我国首个光伏废水零排放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从常规处理到零排放资源再生利用,给出了一条新路径。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2025-11-11
钢铁“废气”变农业“肥气” 看CCUS技术如何开启碳循环新图景
在钢铁工业绿色转型征程中,碳减排始终是核心课题。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曾是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突破,正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2025-10-22
钢渣“重生”记:一场工业固废与废气的低碳对话
作为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大量钢渣若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会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引发环境隐患。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示范产业化项目正通过技术创新,让钢渣实现华丽“重生”。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2025-10-22
“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桥有哪些硬核科技?
花江峡谷大桥为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全长2890米,主桥为跨径1420米的钢桁梁悬索桥,为山区第一跨,桥面至水面高度625米,为世界第一高,被誉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2025-09-30
AI赋能智变升级!解锁“超级工厂”背后的黑科技
走进海尔首个AI赋能多联机互联工厂,机械手臂精准装配,AGV小车穿梭其中,监控大屏实时流转生产数据,一片高效协同的繁忙景象。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正迎来从“尝试探索”到“全面落地”的关键拐点。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2025-09-30
一朵花的科技生长密码
在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云南花卉产业正实现全产业链的华丽蜕变。近日,记者走进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探寻一朵花的科技生长密码。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2025-09-29
绿中掘“金”!解锁绿色矿山的硬核科技
随着全球绿色革命的不断推进,核能因其高效、清洁的特点,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作为核电的核心原料,天然铀被称为“核电粮仓”,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2025-09-29
今天一起来聆听地表最强“听诊器”的自白
本文以拟人化口吻,生动介绍陆地节点eSeis的轻便耐用、全地形适应及广泛应用,以及海洋节点oSeis如何突破传统拖缆/海底电缆限制,实现高精度海底自主勘探。揭秘了“偷听”地球心跳的硬科技。
中国石油科协
2025-09-26
嗨!我是氦
本文语言诙谐有趣,用第一人称的角度,以自我介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我”名字的由来、物化性质,“我”来自哪里、“我”的家族成员及“我”在军工、航天、医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内容。
中国石油科协
2025-09-22
上新!你想了解的“石油圈”秘密来了!
中国石油报官微开设《小编“聊”石油》专栏,为读者揭秘油气开发的前沿探索、解锁“黑金”“蓝金”等宝藏的百变密码。本篇内容聚焦于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页岩油的话题,介绍页岩油相关知识。
中国石油科协
2025-09-22
西气东输:横跨中国的能源动脉与科技突围之路
本文聚焦“西气东输”工程,通过克拉2气田勘探突破、X70高钢级管材研发、4000千米复杂地形施工三大里程碑,展现中国能源建设创新历程。文章以“能源动脉”“钢铁巨龙”等比喻,诠释建设者的奋斗精神。
中国石油科协
2025-09-22
地下1万多米是什么颜色?请查收这份来自深地的“地球色卡”
2025年2月20日,中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于地下10910米胜利完钻,并在在塔里木盆地地下10786.66米取得岩芯。该作品以海报形式,结合中国传统色,呈现在钻进过程中获得的岩石样本。
中国石油科协
2025-09-22
快递包裹的“减碳”之旅
快递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使命更加艰巨。当下,物流行业正通过科技创新,将包裹流转转化为碳减排的实际行动。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2025-09-19
当血常规遇上AI,开启智慧诊疗新时代
慢性病的可怕,不仅在于其高发性,更在于它的隐匿性,慢病管理的空白,成了健康防线上的巨大缺口。但这一切困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在悄然改变。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2025-09-18
是谁?叩开“石头缝”里的油气宝藏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下,蕴藏着一种被称为“致密油气”的宝贵资源。常规开采手段束手无策,然而,水力压裂技术的突破性应用,如同为这些沉睡的“石头缝”宝藏打造了高速通道。
中国石油科协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