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绿色革命的不断推进,核能因其高效、清洁的特点,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作为核电的核心原料,天然铀被称为“核电粮仓”,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如何实现铀资源的高效利用,并确保其开采过程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坐落着一座铀矿山,它被称为绿意盎然的“金山银山”,但为何“有矿却不见矿”?近日,记者走进钱家店铀矿,探索其绿色矿山背后的科技密码。
逐绿启航 科技赋能绿色矿山
在钱家店铀矿区,一幅“矿隐于绿,采而无形;绿覆其表,共生共荣”的美丽画卷正悄然展开。钱家店铀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植科技创新的土壤,率先实施了环境友好型地浸铀矿山开采模式,开创了通往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的新路径。
据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通辽铀业”)高级工程师李喜龙介绍,钱家店铀矿采用的CO₂+O₂地浸采铀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第三代地浸采铀工艺。“该工艺通过注入二氧化碳和氧气,与矿石中的铀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含铀溶液,随后通过地下管网将其抽取至地面进行冶炼处理,整个过程不引入化学试剂,避免了废水外排和废渣的产生,同时实现了地下水的循环使用。”李喜龙介绍道。
智绘绿账 绿色开采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钱家店铀矿,绿色与智能化开采的完美融合,不仅带来了生态保护的成效,也为经济效益开辟了新天地。在这里,“地上牧牛羊,地下采矿忙;厂区静无声,数字账本精”的场景,展现了钱家店铀矿在实现绿色开采的同时,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率。
钱家店铀矿在开采的同时,应用了大通量的离子交换塔、反渗透设备等先进环保设施,不仅确保了作业环境的密闭性,避免了废气、废液的产生,还实现了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
通辽铀业工程师刘天印表示,钱家店铀矿采用的“集采、选、冶一体化”的模式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低品位铀矿利用率,为铀矿开采行业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绿绘矿山 数字化转型与生态修复的协同
钱家店铀矿不仅在开采方式上实现了创新,还在数字化转型和环保技术应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例如,无人机巡井技术的引入,不仅大幅提升了巡检效率,减少了人工巡检的频次,还有效避免了人工巡检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图为无人机巡井。受访者供图
通辽铀业工程师冯小刚向记者介绍:“通过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我们可以将井场的压力、流量等生产数据实时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远程监控和调度。无人机巡检代替了人工巡检,能够快速识别生产设施的问题,并及时通知现场进行处理,确保了矿区运行的高效和安全。”
在矿区的开采过程中,钱家店铀矿十分注重生态恢复工作。在矿井作业后,厂区周围的土地得到了有效修复,植被恢复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钱家店铀矿不仅通过生态恢复提高了土地的肥沃度,还在矿区周围撒播了草种,帮助草原恢复了自然生态。周围的牧民表示,矿区的绿化工作使得当地的草地变得更加肥沃,牛羊长势良好,收入也有所增加。
在全球绿色发展的大潮中,钱家店铀矿以其“绿色开采、智能管理、环境保护”的综合优势,为我国绿色铀矿山建设铸就坚实的基石。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钱家店铀矿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我国的绿色能源发展和全球绿色革命贡献力量。
审核:高级工程师 李喜龙
来源: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