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从“实验室概念”加速走向“产业刚需”,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正迎来从“尝试探索”到“全面落地”的关键拐点。在青岛胶州市,就有这样一座“超级工厂”,它在AI的赋能下,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不但实现了降本增效,还迎来了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走进海尔首个AI赋能多联机互联工厂,机械手臂精准装配,AGV小车穿梭其中,监控大屏实时流转生产数据,一片高效协同的繁忙景象。“AI带给制造业的价值就是数据驱动信息。通过数字化,工厂可以实现产品的一次性下线合格率,并将用户需求直连排产、供应链等全流程。”工厂建设项目负责人郭雷山向记者介绍道,借助大数据、高级算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厂设计周期缩短49%,订单交付时间缩短19%,让“数字化制造”释放更加强劲的新质生产力。


海尔胶州中央空调互联工厂。受访方供图

产品生产线上,各生产环节依托AI算法与实时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智能装配、智能化调度。“海尔互联工厂应用了行业首创高效多联机智能柔性线体,自动化率达60%以上,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生产负责人贺伟介绍道。

在质量管控方面,工厂采用“136质量管理体系”结合AI技术,实现关键过程参数的全流程监控、实时采集数据,确保每一件产品均严格符合高标准质量要求。在产品生产及流转环节,工厂借助数字化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与智能物流调度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产品的精准库存管理与快速配送。


海尔胶州中央空调互联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受访方供图

不仅如此,工厂集成光储充一体、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让综合能耗降低30%,并通过AI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将绿色基因贯穿全流程。

审核:胡建杰 海尔胶州中央空调互联工厂总负责人

来源: 人民网科普-见证科技之路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