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微妙变化,能够改变海底甲烷的消耗方式,就像一个控制全球气候的“化学开关”。随着现代北极海洋快速变暖和淡化,类似的开关可能被再次激活,需要密切关注。
北京科协
2025-09-27
全球气候升温正悄然影响人类健康。IPCC报告指出,2019年气候敏感疾病致死近四千万,占全球因病死亡总人数的69.9%,并造成15.3亿伤残调整寿命年损失。从心血管疾病到蚊媒疾病,气候变化正在织成一张
五分钟聊碳
2025-09-18
矿井里的金丝雀曾为矿工预警毒气,而海洋也拥有自己的“金丝雀”——珊瑚。珊瑚对海水温度和酸度异常敏感,全球变暖下,它们正以白化和消亡为代价向人类发出求救信号。而我们,能否听懂这来自深蓝世界的警告?
五分钟聊碳
2025-09-16
非洲企鹅比南极企鹅更耐热?从直觉看,是的。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这个判断只对了一半。全球变暖下,非洲企鹅的“耐热橡皮筋”正在先于南极企鹅被拉至极限。本期带你走进IPCC报告中的关键概念——温暖边缘灭绝。
五分钟聊碳
2025-09-12
“ 全球变暖科学界并未达成共识”听起来非常“理中客”。但所谓的“没有共识”,其实是科学家对于全球变暖的原因没有达成共识。对对于“全球变暖”,学界早就压倒性地达成了共识。(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27
在全球变暖的讨论中,“全球变暖都是太阳活动引起的”这个观点乍一听“很有道理”,但对比太阳变亮和地球变暖的速度,就会发现,全球变暖这个“锅”,真不能甩给太阳。(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25
“历史上温度更高,现在的气候变化不值得特别关注”,持这种反气候变化观点的人很多,其中一些还是知名科学家。 这集我们来聊一聊为什么说这种观点其实是“真话只说一半的谎言”。(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20
全球气温还会继续上升吗?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重建白垩纪气候变化,以古鉴今,揭示未来。
中国科普博览
2025-06-2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呈现出频率高、波动大、转换快的特征,形成所谓“气候鞭打效应”。本文基于最新科研成果,解析其成因与影响,特别聚焦对α世代的长期暴露风险,并探讨应对路径与社会适应方向。
五分钟聊碳
2025-06-06
这是一篇站在未来视角写的科普文章,文中对温度升高与地球环境变化的描述等内容都按照科学报告和权威读物,没有想象成分,普及碳达峰、碳中和,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巴黎协定》等内容。
陈林孝
2025-04-14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宋长青教授团队模拟了在温升1.5℃情景及不采取更新减排措施的参考情景下,中国27种土地系统至本世纪末(2100年)的变化。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5-02-14
一种预测全球变暖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的新方法,独立于复杂气候模型和统计分析,基于气候态可快速准确地预测由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增暖。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5-01-13
在西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附近,一项惊人的自然奇观被科学家们揭开了面纱——世界上最大的单个珊瑚的发现。这个珊瑚的规模之大,以至于研究人员最初误以为它是一艘沉船。
李传福
2024-11-17
由于全球变暖,今年的海水倒灌较以往更为严重。中国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之一,海平面上升对中国的影响尤为显著。(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