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为“带娃熬夜”“冲奶粉”“换尿布”是人类父母的专属日常,那么大泷六线鱼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这里的雄鱼不仅是带娃主力,还自带“绝食护卵”的硬核技能。为了守护鱼卵,它们可以连续40天不吃不喝。
大连圣亚海洋科普
2025-03-27
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是潮间带的常客,凭借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惊人的适应能力,它们不仅在生物学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还在生态工程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它们利用强壮的胸鳍和腹部肌肉,在潮涨潮落之间穿梭自如。
大连圣亚海洋科普
2024-12-16
40余年北京首次发现新鱼类物种“北京花鳅”,这也是全球第一个以新式拼音“Beijing”命名的鱼类物种,想了解北京的野生鱼种类有哪些变化吗?
北京科技报
2025-02-28
在珊瑚礁里,住着一群“叛逆”的小鱼,它们拒绝随波逐流,江湖人称“鱼中MJ”,连群体舞步都整齐得像复制粘贴,就来扒一扒这群“倒立狂魔”究竟是在搞行为艺术,还是偷偷修炼了《海洋生存秘籍》?
大连圣亚海洋科普
2025-03-11
近日,在浙江杭州余杭的母亲河苕溪,原乡调查队发现了一个全新鱼类物种——苕溪鱲(liè),是一种鲤形目鲤科鱲属的鱼类。
浙江都市快报
2023-02-21
现在,“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已经被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今年,杭州提出要持续擦亮自然生态本底,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每个人来说,越了解“水面下世界”,越能自觉去保护
浙江都市快报
2023-02-21
5月15日,新华社刊发《西湖首次鱼类调查发现36种鱼栖居》一文,研究发现,目前西湖中生活着36种鱼。
浙江都市快报
2023-05-29
浙江有哪些内陆鱼,长什么样?有些名字里带“鱼”的生物其实并不是鱼,你知道它们的内部结构和生理构造吗?你知道浙江渔业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吗?
浙江都市快报
2022-11-2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院士团队总结了中国在鱼类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探讨。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4-08-19
Toll样受体参与感染、炎症、自身免疫、癌症、移植物排斥、繁殖、发育和再生,影响着人类生物学的诸多领域,其坐镇免疫系统“金字塔”顶端,形成免疫“前哨”的最高地位家族,守护着机体的健康和稳态。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5-02-27
作为一种营养与美味兼具的鱼类,鳗鱼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风靡。一项来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报道显示,早在2016年前后,全球每年鳗鱼消耗量就已经达到了13万吨。这么多的鳗鱼从何而来?
科普中国新媒体
2024-09-09
据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一项新研究称,鱼类正在改变它们在温度较高的水域中寻找和捕食猎物的方式。
中国绿发会
2024-03-21
珊瑚礁是由数百万个微小的珊瑚虫形成的大型碳酸盐结构,它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其他物种提供基础生存框架和家园。珊瑚礁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结构,也是唯一能够从太空中看到的生物结构。
中国绿发会
2023-07-13
澳大利亚东南部海岸线沿线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适合温带鱼类生存。“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近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官
中国绿发会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