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开展大众艾滋病科普教育数十年,但仍有许多人存在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是那个例外,低估了感染的风险。这种心态往往导致人们或从不去关注艾滋病,或图一时之便在性行为中放弃安全措施,或发生从众行为而忽视感染
邹老师的科普花园
2025-03-13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可预防。目前国内的新增艾滋病感染主要以性传播方式为主,尤其以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最为明显。
邹老师的科普花园
2025-03-11
艾滋病,可防可控不可怕。艾滋病防控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目标一致,共同抗击艾滋病,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邹老师的科普花园
2025-03-11
自2014年起,每年的3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 ,这个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发起的纪念日,旨在呼吁人们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艾滋病,消除对感染者的偏见与歧视。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2-27
“艾”-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于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2-18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病人及HIV携带者都是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1-24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局批准了新药来那帕韦片和来那帕韦注射液上市,用于治疗多重耐药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成人患者。
康迅网
2025-01-07
艾滋病作为当前医学领域的一大挑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确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中华医学会
2025-01-06
都知道蚊子的飞行高度和飞行距离是有限的,理论上但凡超过它最大飞行距离和最大飞行高度的地区,经蚊传播的疾病便不会出现广泛的流行,但现实情况却相反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1-04
2024年6月20日,这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医学史册的日子。在全球医药研发的舞台上,艾滋病毒(HIV)抑制剂类药物Lenacapavir发布了关键性III期临床结果,这一结果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人类对抗
桂林科普小达人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