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Zero Discrimination Day),这一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发起的全球倡议,旨在呼吁人们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及高危人群的歧视与偏见,共同创造一个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

一、为什么需要“零歧视日”

自1981年艾滋病首次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超过4000万人因艾滋病相关疾病失去生命。尽管医学进步让艾滋病从“绝症”转变为可长期控制的慢性病,但感染者仍面临严重的社会污名化。许多人对艾滋病的认知停留在恐惧与误解中,导致感染者被孤立、失去工作机会,甚至无法获得医疗资源。

二、如何打破歧视?从科学认知开始

误区解答

误区1:日常接触会传染艾滋病?

错!

艾滋病仅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拥抱、握手、共餐、共用卫生间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病毒。

误区2:感染HIV等于“被判死刑”?

错!

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ART),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可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U=U原则),不再具备传染性,寿命也可接近正常人。

误区3:只有“特定人群”会感染?

错!

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HIV。

三、每个人都能做的5件小事

**1、****用科学代替偏见:**主动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拒绝传播谣言。

**2、平等对待:**不追问感染途径,不将感染者贴上道德标签。

**3、支持反歧视行动:**参与公益宣传,转发科普内容,为感染者发声。

**4、推动政策改变:**关注医疗、就业等领域的反歧视立法进展。

**5、关爱身边人:**如果身边人感染HIV,给予心理支持而非疏远。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介绍,当我们用科学驱散恐惧,用善意代替偏见,才能让每一个感染者不再自我放弃,让终结艾滋病成为可能。你是否曾因不了解艾滋病而感到担忧?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加入“零歧视”行动!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蒋文君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