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生教授与其团队成员深入实验田野,经过14年的辛勤研究,他们完成了科研项目《玉米重要营养品质优良基因发掘与分子育种应用》,该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3-11-05
近日,在AI的帮助下,中国棉花育种专家成功找到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基因,这对棉花品种改良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育种家培育“超级作物”按下加速键。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11-03
作物的野外“亲戚”——野生近缘种究竟有啥独特优势,让科学家们如此关注?科学家又是如何“借用”它们的基因帮助育种的?让我们通过一张图来了解。
科普中国
2025-07-16
南繁,大批农业工作者周而复始的迁徙之旅。每年9月到翌年5月,他们从各地来到海南,利用这里独特的热带气候条件,开展作物种子繁育等一系列科研活动,“南繁”之名由此而来。
桂粤科普
2023-02-14
曾几何时,“看天吃饭” 是农耕文明难以挣脱的枷锁,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就可能让一季辛劳付诸东流。如今,当科技的“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一切正在悄然改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科技助力下的农业生产新图景。
大国粮策
2025-07-31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2021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五年强调生物育种发展。站在种业振兴的关键节点,生物育种既承载着突破 “卡脖子” 技术的使命,也肩负着端稳 “中国饭碗” 的重任。
大国粮策
2025-04-26
脚上沾满泥土,论文写在大地,18年来,张亚丽扎根田间,服务“三农”,用脚步丈量每一寸耕地,印发大量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的说明手册,以奋斗诠释责任担当,用奉献书写不凡篇章。
大河网
2023-08-06
据联合国数据,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7亿,现有粮食增长率将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亟需下一代的育种革命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那么下一代育种技术核心是什么呢?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5-01-07
在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热土上,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18个团队、117名科学家扎根基地,聚焦种源关键技术,在大豆、水稻、菊花、玉米、棉花、葡萄、草坪草等多个门类上实现育种和产业化突破。
光明三农
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