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甲骨文的发现地,安阳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在诸多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中,殷墟遗址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11-21
收藏粟,俗称谷子,脱壳之后称小米。黍,也叫糜子,去皮后称黄米。在我国北方多处史前考古遗址中,都发现有粟、黍遗存。殷商时期的农作物就包括粟、黍。甲骨文中的象形字、会意字等,保存了先民对于事物的认知。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10-18
收藏“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多么可爱的兔兔啊!你知道吗,据说“兔”字最初的写法就源自兔子可爱的外形,不信你看……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9-27
收藏9月伊始,秋风送爽,各地高校纷纷迎来了开学的日子。同样对校园生活满怀憧憬的,还有一位来自3000多年前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从商代的“子其入学”刻辞卜甲中向我们走来。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9-16
收藏提及甲骨文研究的先驱,就一定绕不过王襄。他虽然不如“甲骨四堂”那般声名显赫,但他为甲骨文研究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与才智,是殷墟甲骨文最早的发现、鉴定、购藏和研究者之一。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9-14
收藏甲骨并不是商代文字的唯一载体,商代文字也经历了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早商的都城即今天的郑州,在甲骨文的演变、形成过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9-14
收藏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跨越三千年,在浩瀚的甲骨文里,风、雨、雪浪漫变幻,花、草、木生机勃勃,鱼、鸟、兽多样生息,今人与古人握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亘古绵延。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8-15
收藏现在的秋字,从火从禾,而甲骨文中的秋字,从火从虫,状如长须长足的蟋蟀。我国最早的“秋”字,为何与蟋蟀有关?从什么时候起,“秋”字才摆脱昆虫特性,改为植物特性?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8-09
收藏7月26日,塞纳河畔,巴黎奥运会开幕,全球体育迷们的目光即将汇聚于此。当体育遇上甲骨文,会有什么奇妙的反应?让我们去甲骨文中,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7-24
收藏王国维是国学大师,1925年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聘为教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在文学、史学、哲学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在甲骨文研究方面,他被称为奠基人物。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7-22
收藏自古以来,中国人夏天都有蝉声相伴。蝉成了夏日的标志。其实“蝉”字起源很早,据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古文字学者袁勇介绍,“蝉”字起初应该是描绘蝉形象的象形字。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7-1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