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纠结“凌晨2点睡算不算熬夜”,其实哪有统一答案?有人是“凌晨不睡算输” 的猫头鹰,有人是“过11点就垮”的百灵鸟,强行用一个时间卡所有人,反而容易被作息PUA。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10-20
所谓的熬夜,是我们在平时规律睡眠的时间段没有入睡,这个就是熬夜了。比如,习惯晚上10点睡的人延迟到晚上12点睡算熬夜,而习惯凌晨1点睡的人依然在1点睡并不算熬夜。
科普熊猫
2025-10-16
预防节后综合征:科学应对假期结束的挑战
本文科普节后综合征的成因与预防,基于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数据,介绍其表现如疲劳和焦虑,并提供科学策略如调整作息和饮食。强调长期习惯与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帮助读者平稳过渡假期结束期。
科普医卫康
2025-10-08
为什么我们会“越睡越困”?科学解释来了
明明睡够了却依然疲倦?这可能与睡眠周期、生物钟紊乱、深度睡眠不足有关。科学了解睡眠机制,才能真正“睡醒”而非“睡过”。
长沙壹零壹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2025-10-06
睡眠负债:如何偿还你欠身体的“睡眠债”?
睡眠负债是长期睡眠不足累积的健康赤字,危害认知、情绪与生理健康。偿还需靠规律作息保证7-9小时睡眠,而非周末补偿。提升睡眠质量与短期午睡是有效策略,防大于治是关键。
科普医卫康
2025-09-04
什么?高学历的夜猫子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更高?
顺应自然生物节律、保持良好睡眠和健康生活方式,是守护认知健康的基础——不论你是谁,熬夜的代价,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大。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08
生物钟是一架设在生物体内的“钟”,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昼夜节律改变。围绕着生物钟有许多有趣的自然现象,如植物定时开花、蜜蜂采集花蜜,我们人体的诸多生理活动也受生物钟调控,包括疾病发生,用药等,生物
深究科学
2025-05-08
人体生物钟并非简单的24小时循环装置,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CN)是这个系统的控制中枢,当外界环境与内在节律产生错位时,体温、血压、消化酶分泌等多个生理过程都会陷入混乱。
谢耳朵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