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水稻低产、根系孱弱,科技能否给出答案?中国工程院沈其荣院士团队研制的“菌医生”——哈茨木霉菌剂,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
科学报国正当时
2025-11-11
超声波处理1个月以后的水稻种子,播种后仍有增产效果。”澧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周启宏农艺师表示,农户在使用水稻专用接触式超声波种子处理设备时,每包水稻种子的处理时间为20秒,使用全程仅有电费消耗。
科普湖南
2025-11-03
现场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通过使用项目研发的除草剂省力化新制剂产品,既能省工减药,又能保障对水稻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等主要杂草的防效达到90%以上,且对水稻安全。
科普湖南
2025-10-23
稻海鎏金“菌”生香:科学家如何用“魔法菌剂”让水稻“双增”?
在南京市浦口区的汤泉农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有机肥和土壤微生物研究团队负责人沈其荣教授踏着田埂,俯身金黄的稻海间,仔细查看水稻长势,示范田水稻在基质育苗时全部使用了促根型哈茨木霉菌剂。
科普江苏
2025-10-19
多措并举应对阴雨天气保晚稻丰收
湖南今年的晚稻生产遭遇了多次连阴雨天气,对一季晚稻灌浆结实期和晚稻抽穗扬花期均造成不利影响。如何应对这一不良天气条件,夺取晚稻丰收,成为当前种植户面临的重要任务。
科普湖南
2025-10-14
研究用LMDI模型分解影响因素发现,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是减排“最大功臣”,贡献了56.3%的减排量。
Engineering前沿
2025-08-22
【大国粮策】栽培有良法:让水稻“喝水”更少、产量更高
米饭是我国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但水稻的种植却始终面临着资源与产量的平衡难题。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当下,这一矛盾尤为突出。如何破解 "喝水多、产量忧" 的困境?一图读懂。
大国粮策
2025-08-13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谷晓峰联合国内外团队,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绘制了全球首个覆盖水稻全生命器官的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四川科技馆
2025-07-30
科学普及 | 水稻种植方式大揭秘:直播、插秧、抛秧,哪种更适您?
让我们一同走进水稻种植的世界,深入探究直播、插秧和抛秧这3种代表性现代种植方式背后的运作机制、独特优势以及它们所蕴含的科技智慧与农耕奥秘。
中国作物学会
2025-07-07
科学普及 | 水稻育秧:从一粒种子到一片希望
水稻生长从育秧开始,秧苗的质量直接影响水稻返青、分蘖等生育进程,以及后期所表现出来的抗逆性、抗倒伏和最终产量。今天,让我来带大家走进水稻育秧世界,探索水稻是如何从一粒稻谷萌发成为一株禾苗的。
中国作物学会
2025-06-24
生长素(Auxin)是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之一,也是研究最广泛的植物激素之一,它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的内源激素,在塑造植物形态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芳田自然科普
2025-06-18
水稻的一生,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成熟,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生长发育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具体涵盖了萌发期、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等多个时期。
一芳田自然科普
2025-06-13
5月25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廊坊基地受邀参加由廊坊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协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者日廊坊主场活动”。本次活动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科研中试基地
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