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我国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导弹飞行正常,核弹头在预定的目标上空成功实现核爆炸。“两弹结合”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同年,中国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火箭军的前身)。
国防电子信息
2025-06-25
“两弹一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钱学森把现代科学技术划分为3个层次: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其中技术科学由钱学森提出,做出伟大贡献。导弹、核弹、人造卫星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三个层次都有密切的关系。
国防电子信息
2025-05-27
“两弹一星”科普小园地专栏,从军博展厅里矗立的我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说起。开篇介绍了“两弹一星”的基本概念,简述了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时代背景和所起作用。
国防电子信息
2025-04-29
近日,一幅“合影”亮相中国科技馆“星耀中国 科创未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科学家精神系列展”。23位“两弹一星”元勋们的集体画像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眼角的皱纹仿佛藏着岁月的故事。
科普时报
2024-10-09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8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北京科技报
2024-08-18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8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北京科协
2024-08-18
王淦昌一生中三次与诺贝尔物理学奖擦肩而过。这三次载入史册的重大发现分别是:1931年发现中子,1942年发现中微子,1959年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
光明科普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