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虽然美国早在2000年就批准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上市,但由于技术缺失和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严格的审批和管制,尽管前景广阔,在国内依然叫好不叫座。2016年 12月 10日,复星医药和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注资1亿美元在上海成立合资企业,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针对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基于机器人辅助导管技术的创新产品。直观医疗器械公司是全球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鼻祖”。基于机器人的辅助导管技术系列产品是直观医疗器械公司除达芬奇手术系统产品外的又一创新产品线布局。医疗机器人的出现,可以有效降低中国癌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成本,能为医生提供创新的精准诊疗工具,从而提升医疗水平。
创新 中国 全球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7 16:37:00
中国青年网记者栗鹏菲摄身为一名自动化技术工程师,王利柱用他17年的坚守与积淀,钻研与技改,执著与前行,诠释了一名“工匠”的成长。中国青年网记者栗鹏菲摄坚守:时光在变“老工匠”初心不变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 25岁的王利柱成为蒙牛乳业创业大军的一员。中国青年网记者栗鹏菲摄创新:热衷技改“老工匠”迎难而上“不创新就真的会落后”,这句话是王利柱的口头禅,也时常被他挂在嘴边。发展:栉风沐雨“老工匠”砥砺前行在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创新驱动的当下, 2017年 3月 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
创新 中国 优化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6 15:35:00
经过在国内的从无到有、创新提高、成熟强大,中国高铁还走出国门,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一些国家开花结果,以其安全、快捷、舒适,享誉国内外,成为中国崛起的象征,彰显了中国力量。在这方面无任何经验数据可供参考,为取得精确数据,苏健带领班组技术骨干采取了逐一试验的方法,先后对3个厂家的各14种原材料管22种半径模具进行了4500多次实验,最终采集了12000多个数据,编制了《CRH3数控弯管角度回弹补偿数据库》。他主持《CRH3-IC车制动模块组装工艺优化》、《司机室空调系统产能提升》等攻关课题,大大提高了工效,班组各工序工装覆盖率高达90%,使班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提升。通过改进保压抽真空工装,研制仿形焊接工装,使空调工序的生产周期由15天缩短到5天,完全满足了生产及产能提升的需求,工艺改造后实现每列车节约成本6.5万元,仅动车组。
创新 列车 制动
勇于创新从“0”到“1”没有不可能九年兢业铸箭, 3000多个日日夜夜,刘立东负责和参与“长七”火箭研制过程中76项地面试验工作,带领小团队完成1200余份文件编制和晒蓝,下发图纸和模型47套,为“长七”火箭的发射成功作出突出贡献。在“长七”火箭的研制过程中,刘立东敢于创新,提出我国首个全三维数字化设计火箭的总装出图实施方案,打通了火箭三维设计—总装链路,大大提高了研制效率。”刘立东认为,全三维数字化设计要真正应用起来,就要面临制定一套适合火箭研制的流程管理办法和标准体系,而这也成为了刘立东必须要攻克的堡垒。此外,我也希望能够促进航天事业的商业化发展,提高火箭发射的成功率和可靠性,畅想着有一天能够搭乘自己设计的火箭遨游太空。
创新 刘立东 发射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6 10:35:00
”12月 20日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的第一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大讲堂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表示,还有97%的遗传密码可以测出来但还没有人能很好解读,当中蕴含着大量原始创新的机会。已经发表的研究表明,其突变可导致多种疾病,仅肿瘤就有前列腺癌、白血病和非小细胞肺癌等,此外与心脑血管病和代谢病也相关,还会影响肿瘤干细胞的活性以及免疫系统的能力。”陈润生院士说:“97%的遗传密码中有各种各样的元件和功能,以我们和协和肿瘤医院研究的食管鳞癌为例,我们找到了97%的遗传密码中很多突变与食管鳞癌有关,并提供一个可以判断食管鳞癌分期的指标,将会对治疗及愈后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
创新 中国科学... 中科院生...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5 20:00:00
对于如何推动我国基础科学领域的科研创新,张肇西院士分享了他的心得:“现在我们国家方方面面都需要创新,创新这些事情没有什么神秘,我的建议,就是对每个人首先打好基础,真正要做到创新,就要把技术打牢靠。”五十年专注粒子物理的理论研究让张肇西院士对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探索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年轻的张肇西领悟到很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潜移默化的指引对张肇西的科研道路影响深远。”如今,耄耋之年的张肇西院士依然活跃在科研和科普的第一线,每天还坚持来到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办公室审阅稿件、撰写文章,希望继续为我国物理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贡献一份力量,推动我国理论物理研究不断取得创新突破。
创新 中国科学... 中国科学...
来源:科普中国 2017-12-25 19:56:00
他来自中国的普通山村,好奇心、求知欲使他的人生有了方向,勤奋和努力使他改变了命运。他曾经出国留洋10年,导师的谆谆教诲使他不改初心,为了祖国的需要回国发展。他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如今他将毕生所学和爱国信念传授给更多学子,让他们继续为了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他就是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吴岳良。吴岳良的研究领域包括粒子物理、量子场论、对称性和对称破缺、宇宙物理学。谈及实现中国梦时,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人才强,就要不断的加强人才培育和创新。
创新 中国梦 中国科学...
他突破了传统概念束缚,对弹性薄板优化的研究提出扩展设计空间,引入微结构,材料和结构统一设计的思想,被公认是结构拓扑设计优化方法的奠基人、近代布局优化理论的先驱。至于结构与多学科优化研究,程耿东院士介绍说,就是要综合运用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帮助工程师寻找工业技术和设计领域的“最优解”,其实这也是一种追求完美。“尤其是当前我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高度重视先进制造和信息化的融合,高度重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设计和制造,结构优化研究更是大有可为,可以成为帮助我国自主创新产品与国外产品竞争的一种重要先进的设计工具与方法。
创新 亚洲 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