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50多年前人类已成功登月,但新世纪以来超半数月球探测器着陆任务失败。本文通过分析以色列、印度、日本等多个国家探测器失败案例,指出技术冗余不足、测试不充分及软件缺陷是主要原因,强调深空探测仍需扎实的
北斗天宇航天科普基地
2025-09-27
太空电影在科学与戏剧间取舍。《绝地救援》《阿波罗13号》科学性较高,但仍有简化;《地心引力》场景真实但轨道设定有误;《2001太空漫游》则以惊人预见力成为经典。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9-26
从加加林首次全自动飞行,到航天飞机实现人工全程操控,再到如今飞船高度自动化。阐述了太空飞行的挑战、轨道力学原理及宇航员的要求,并介绍了航天飞机等飞行器的操控特点与发展现状。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9-26
天津滨海高新区推出科普City Walk路线——"前沿科技解码之旅”,串联四大科普基地,涵盖航天、信创、生命科学、环保,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
2025-09-15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约3小时后,与中国空间站后向对接口精准对接,为航天员送达物资。我国现打破航天强国技术封锁,自主完成被誉为“万里穿针”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已在地球和月球轨道成功实施 37次交会对接。
北京科协
2025-09-15
本文围绕航天器着陆外星球的巨大挑战,探讨了高精度导航、自主避障、动力调节等关键技术方案,并展望了重复使用、人工智能及新型动力系统等创新技术如何助力未来探索更复杂、更遥远的地外世界。
北斗天宇航天科普基地
2025-09-04
如今,宇宙已成为科学家的“实验室”,每一次探索都能带来新的发现。航天事业的进步离不开无数先驱者的贡献,他们的勇气与智慧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太空的大门。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28
2月11日,中国长征火箭家族迎来新成员——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首飞。这枚被寄予厚望的火箭,是中国航天为构建低轨卫星互联网“太空新基建”量身打造的关键运载工具,肩负着加速中国星座建设的重任。
中国航天报
2025-08-15
双曲线一号复飞成功,作为我国首款成功入轨的民商运载火箭非常具有意义,这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8-12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发射期间,文昌航天科普馆迎来了参观热潮。发射期间,馆内游人如织,日均接待量较平日翻倍,众多航天爱好者与普通民众纷至沓来,共同感受中国航天的澎湃脉动。
文昌市航天科普馆
2025-07-16
2025年7月15日5时34分,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天舟九号,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分离入轨,3小时后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这是第4次货运补给任务,携约6.5吨物资。
北京科协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