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仓节”这个具有传统意义的节日到来之际,为了让社区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了解农作物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区青少年爱惜粮食、珍惜粮食的好习惯,开展“天仓福瑞 科普同行”农业科普进社区活动。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
2025-02-25
每当看到粮食丰收的新闻,不少人心里就有个疑问: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普遍变好了,主食吃得也比以前少了,咱们中国还需要种这么多粮食吗?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02-17
灌溉农业贡献了全球粮食产量的40%,但其用水量却占全球用水总量的70%,而灌溉抽水过程往往伴随着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该研究为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科普新疆
2024-07-27
斛、斗、升、合……你都知道古代有哪些计量粮食的器具?它们又是如何使用的?10月23日,大河网来到中国粮食博物馆带我们了解这些器具背后的故事。
大河网
2023-10-24
所谓民以食为天,吃可谓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了。当你享用美餐时,你是否好奇过,这些食材在田里长什么样子?农民是如何将它们种出来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从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粮食说起。
科普中国新媒体
2023-10-16
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近年来,我国在粮食生产、收获、储备、加工等环节,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使粮食损失率大大降低。
光明三农
2023-10-16
你是否想过,我们吃的每一餐,都受到一种古老而强大的植物影响?这种植物就是小麦。小麦已经陪伴人类走过了大约12000年的历程。它的存在,不仅塑造了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影响了全球的经济格局。
光明三农
2023-10-15
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论文研究结果表明,蚯蚓每年贡献了超过1.4亿吨粮食,凸显了蚯蚓和其他土壤生物作为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提供者的重要性。
中国绿发会
2023-10-10
该作品诙谐幽默地从三个方面科普了石油在人们“吃”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吃”掉的石油、粮食高产离不开石油、美食的包装制作离不开石油,中间穿插介绍中国石油相关高端产品,让读者感受到中国石油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石油科协
2023-09-1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们的餐桌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水稻和航天育种有着哪些特别的“缘分”呢?水稻航天育种会经历哪些过程?今天,我们一同来看看吧!
北京科技报
2023-08-26
到2035年,若我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至3个百分点,实现三大主粮损失率减少40%,可降低三大主粮损失约1100亿斤,相当于粮食减损再造一个千亿斤增产行动。
光明三农
2023-05-22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17次提及“粮食”,3次提及“粮食安全”,指出“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始终不懈地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大河网
2023-05-22
“碱地白花花,一年种一茬,小苗没多少,秋后不收啥。”吉林省大安市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早年间当地流传的顺口溜里,透着农民的辛酸和无奈。
光明三农
2023-05-17
悉尼大学和科廷大学的研究人员出版了一本新书,探讨了全球粮食生产和消费是如何影响环境和促进排放的,提供了一条积极、可持续的前进道路。
中国绿发会
202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