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联合报道了一种通过BIMP(bifunctional iminophosphorane)催化的张力释放去共轭反应,高对映选择性的实现了亚烷基环丙烷ACPs(alkylidenecycloprop
化学加
2025-08-13
课题组通过数据驱动的三层筛选策略,实现了单环杂芳烃(噻吩、噁唑、噻唑)与烯烃/双环[1.1.0]丁烷的能量转移催化分子间去芳构化环加成反应。
化学加
2025-08-05
团队报道了一种采用模块化的烷基频哪醇硼酸酯为底物,首次实现了对映汇聚性Chan−LamC(sp3)−N偶联反应。
化学加
2025-07-29
i团队基于自由基交换策略开发了一种C−H/C−X键的复分解反应(Metathesis,即“交换舞伴”),其中氢原子与卤原子在分子间通过可逆的氢原子转移(HAT)和卤原子转移(XAT)进行交换,从而实现
化学加
2025-07-08
合报道了一种镍催化的芳烃1,2-双硼化方法,该方法可直接以简单易得的芳基三氟甲磺酸酯或芳基氯化物为底物,以区域选择性和位点选择性的方式引入两个不同的硼基。
化学加
2025-07-01
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镍催化脂肪族磺酸酯与芳基硼酸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可以良好的收率直接获得多种芳基化产物。
化学加
2025-06-18
课题组联合发展了一种双齿氮配体(如邻菲罗啉和联吡啶)辅助的金氧化还原催化体系,以H2O2为氧化剂,实现了金催化的C(sp)–C(sp)偶联反应以及金催化的环化炔基化反应。
化学加
2025-06-13
在泉州制造业的热土上,一位从晋江紫帽镇走出的科研工作者,用十年光阴书写了一段“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创新传奇。他就是首届安踏科技奖得主、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院长、科研处处长卓东贤教授。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6-10
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铁催化烯烃的自由基马氏氢-酰胺化方法。其发展了一种可大规模制备的自由基酰胺试剂,从而促进了具有重要合成价值的氰胺官能团的高效转移。
化学加
2025-06-06
团队报道了一种镍催化亚乙烯基(vinylidene)和1,3-二烯的不对称分子内[4+1]-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4.3.0]-氮杂双环产物。
化学加
2025-06-06
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基于常温下硝酸铁还原原位生成重氮盐的方法,实现了苯胺的直接脱氨基氯磺酰化(chlorosulfonylation)和氟化反应,涉及以芳基重氮盐作为短暂(fleeting)的中间体。
化学加
2025-05-27
课题组联合开发了一种无金属参与、高对映选择性的互补策略,通过不对称抗衡阴离子导向的光氧化还原有机催化实现了重氮烷烃与烯烃的环丙烷化反应。
化学加
202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