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研究指出,气候变化正将人类推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机——极端天气-传染病复合灾害(EWED),已成为全球气候与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5-09-30
一个地球,却在同一时间上演着关于水的两极戏剧:暴雨裹挟着洪水席卷城市,农田却在另一端干裂到千疮百孔。事实上,洪水与干旱并非矛盾,而是全球变暖导致的陆地水循环紊乱下的两张面孔。
五分钟聊碳
2025-09-17
从古人观星定节气,到现代人绘制全球三维扰动图,气候钟的每一次进化,都标志着人类对大气规律的认知又深入了一步。这部钟的本质,不仅是一套科学工具,更是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钱维宏
2025-09-15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极端天气总来“捣乱", 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最大变量之一。面对极端天气的影响,如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一图读懂。
大国粮策
2025-08-07
汛期是一年中极端天气最频繁的时期。虽然我们无法阻止极端天气的发生,但可以通过学习防灾知识、提升风险意识,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6-17
春分时节是杭州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但它却和我们开起了“早穿袄午穿纱”的玩笑。这样过山车般的的天气到底谁是幕后黑手?
科小二
2025-04-02
“眼壁置换”是强台风或者超强台风常有的自身结构调整的过程,如果眼壁置换成功,台风可能会变得更强,风圈扩大,带来的风雨影响也会更加严重。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9-09
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气候挑战。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频繁发生,“几天下完一年的雨”,正变得越来越常见。与此同时,干旱的加剧和旱涝急转现象的出现,更是让地球气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李传福
2024-08-02
针对2021年郑州“7·20”暴雨,国防科技大学余沛龙副教授等人设计了不同扰动尺度的集合预报试验,揭示了尺度依赖的降水可预报期限,并发现郑州附近低空偏南急流与极端小时降水的预报不确定性联系紧密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4-07-24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多。为了减少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有哪些方法可以对气象进行检测,并进行准确地预测?(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4-07-22
未来数十年这样的极端高温事件和极端降水事件在全球的总体频率将愈发增多,且极端程度也将显著增大,对更多的人们会产生显著影响以至威胁。
科普中国新媒体
2024-06-28
此次北方强劲高温是如何形成的?对农业生产影响有多大?各地如何抗旱保夏播?我们采访了中国气象局有关专家,对大家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解读。
科普中国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