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入“太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当太阳在50亿年后变成红巨星时,或许都够不着我们了。地球很可能会在一个安全的距离上,遥遥观赏太阳余烬白矮星的逐渐熄灭。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11-04
太空安全科普之智慧赋能与技术革新篇:为什么空间望远镜要“上天”?——它与地面望远镜的差异与价值
本文将为你揭示空间望远镜为何要“上天”,以及它们与地面望远镜的核心差异和独特价值。
迷彩视线
2025-10-08
太空安全科普之智慧赋能与技术革新篇:不止“看星星”——空间望远镜如何帮人类破解暗能量、系外行星谜题?
本文将探讨空间望远镜如何超越单纯的观测,成为人类破解这些宇宙奥秘的得力助手。
迷彩视线
2025-10-08
望远镜怎么观测星体?
微中子望远镜常由光电管(浸在大型地下室水中、对紫外线和电磁光极其敏感的充气管)组成,以减少宇宙射线的干扰。光电管会记录、储存「契伦科夫辐射」(Cherenkovradiation,当微中子与水的电子或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9-27
雪山牧场15米亚毫米波望远镜(XSMT)——揭示冷暗宇宙的奥秘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发表雪山牧场15米亚毫米波望远镜科学白皮书,标志着我国在亚毫米波天文学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5-09-24
怎么测绘银河系?
尽管欧洲航天局的盖亚太空望远镜不如NASA的哈勃望远镜知名,但其科学价值同样重大。与专注拍摄深空天体的哈勃不同,盖亚望远镜专精于恒星位置的精确测量。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9-05
井上望远镜首次捕捉到X级耀斑及清晰日冕回路,验证了其10-100公里宽度的理论预测。该观测助科学家研究磁重联等耀斑驱动过程,影像震撼,让人类初触日冕回路本质,也从“观森林”到“见单树”。
北京科协
2025-08-28
光耀中华:——从玻璃熔炉到碳化硅巨镜的中国光学跨越
玻璃,在生活场景中随处可见,窗户用它隔绝风雨却又不阻隔阳光,水杯以它盛装清泉折射出生活的澄澈,镜头借它聚焦瞬间定格美好,眼镜靠它矫正视线清晰看世界,镜子凭它映照容颜开启自我认知。
科普中国新媒体
2025-08-15
郭守敬望远镜不仅是中国天文观测的“国之重器”,更是全球首个实现大口径与大视场融合的光学望远镜,用独特的“眼睛”重新定义了人类观测宇宙的方式。
北京科协
2025-05-23
2032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等级已降至0,风险真正解除了吗?
2月1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小行星2032年撞击地球的风险上调至了3.1%的可能性,属于史无前例。可仅仅几天就忽然又降低到了接近0级,为什么这个数据会忽高忽低呢?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4-21
2032年小行星撞地球?威胁等级已降至0
最近2月1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2024YR4这颗小行星2032年撞击地球的风险上调至了3.1%的可能性。这是该机构有史以来评估的同等或更大尺寸天体撞击地球的最大概率。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