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技术突破显著,挑战依然存在:百兆瓦级绝热系统需要耐受550℃高温的玄武岩储热材料,液态空气技术面临-196℃超低温设备成本压力。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08
当内蒙古风电过剩时,用绿电电解水制氢(P2G技术),既解决弃风难题,又能为钢铁厂供应零碳燃料。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07
当老挝水电站接入我国南方电网智能调度系统后,其弃水电量从17%骤降至3%,这种“技术输出+标准输出”模式,或使我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赢得更大话语权。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07
数据显示,我国海外水电市场份额已超70%,若将技术标准、智能调度系统打包输出,或将催生万亿级产业链。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07
南京大学研究显示:虽然纯电动车比燃油车使用阶段节能58%,但其电池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占比高达42%。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07
研究预测,到2040年,我国需建成全球最大碳捕集网络,年封存二氧化碳超10亿吨。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06
研究预测,到2025年我国分布式储能装机将达60GW,若结合区块链技术构建点对点交易网络,农户屋顶光伏的余电可直接售予邻村工厂,打破电网“统购统销”模式。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06
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电动车保有量将突破1亿辆,若将其电池纳入虚拟储能网络,可提供相当于三峡电站1.5倍的调峰能力。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06
在2mol/L ZnSO₄电解液体系中,50kW储能模块连续运行3000次循环无显著衰减,度电成本降至0.3元以下。
Engineering前沿
2025-04-29
被称为“未来之光”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迎来了一个世界级的科技突破,中国科学家打造的“长寿防弹衣”,正在引发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5-04-24
读Plus(读+)快讯,4月15日,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浙江省核学会主办的“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在浙江省科技馆举办。
读Plus
2025-04-16
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8.29%,相当于每周减少3.22千克碳排放。若推广至中型商业建筑,年减排量可达数吨。
Engineering前沿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