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更替,您是否在深夜里辗转反侧,望着天花板数羊?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外界气候变化会影响人体内环境,引发“季节性失眠”。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四科专家团队提供这份安眠方案,助您找回一夜酣眠。

(▲AI图片)
理解根源:天人相应,失谐则寐不安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早已指出,养生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温”。秋冬时节,阳气潜藏,若“阴血不足”或“寒邪内扰”,则会导致睡眠浅、易惊醒或多梦。因此,应对关键在于“顺时调养”。
应对妙招:内外兼修,重拾安眠
一、 茶饮膳食,内调平衡
1. 春夏清火:春夏季节,人体气血如同树木般向外舒展。易导致“心肝火旺”,此时,清降火气是首要任务。饮食上,可用淡竹叶或夏枯草泡水代茶饮,能有效清心除烦。

(▲AI图片)
2. 秋冬润燥:秋冬阳气内收,气候干燥寒凉。“一伤肺阴”,“二受寒邪”,让人难以深度睡眠、夜尿频多。对策在于“润养”与“温通”。对于阴虚火旺者,可用麦冬、沙参煲汤,以滋阴润肺;对于体寒怕冷者,一杯温暖的桂圆红枣茶,睡前用艾叶热水泡脚至身体微微发热,是驱寒安神的妙法。
二、简易按摩,触发助眠
身体自带了高效的“安眠开关”。可每晚睡前花五分钟按揉以下两个穴位:神门穴,是心经的原穴,常按可宁心安神。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的交汇处,按摩可调和气血,助深眠。
三、顺应天时,调整起居
秋冬则应“早睡晚起”(待日出而起),等待阳光。睡前用温水泡脚,引气血下行,同样是简单有效的助眠良方。

(▲AI图片)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四科(十二病区)唐蔚主任提醒:应对季节性失眠,普通人群和肿瘤患者都会出现此类症状,科学认识,正确看待,无需慌张、无需焦虑。综合传统换季养生的一系列方法,顺应四时,轻症可通过调整起居、饮食调理与情志疏泄等方式逐步改善,长期神经衰弱与重症失眠患者则需专科就诊,协助诊疗及用药。
科室应对换季失眠人群,传承名老中医延年、养生经验,运用中西医协同的方法,提出“药-志-膳”三法融合的诊疗模式,突显中医中药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的特点,帮助您身心与自然重归和谐。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肿瘤四科 俞天俊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