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佳节同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专家提醒:国庆与中秋双节同至,大家在享受欢乐时光的同时,别忘了关心一下默默支撑我们身体的“顶梁柱”——脊柱。中医讲“秋主收”,此时人体阳气渐收、阴津内藏,正是为脊柱储备能量、养精蓄锐的好时候。

秋季为何要重点养护脊柱?

一、秋燥耗津,筋脉失润

《黄帝内经》指出“燥胜则干”。秋季空气湿度下降,我们身体里的水分也容易流失。脊柱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缺水后就像缺水的橡皮筋,会变得僵硬、弹性差,更容易劳损。

二、温差伤阳,气血不畅

秋季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一冷一热,脊柱容易受寒。血管遇冷收缩,就像水管变细了一样,局部血液循环减慢,营养送不到,废物排不走,脖子痛、腰痛就很容易找上门。

三、悲秋伤神,肌肉紧绷

《素问·举痛论》说“悲则气消”。中秋后花草凋零,部分人容易感到伤感或烦躁。心情不好时,身体会不自觉地绷紧肩膀、后背,让脊柱的压力大大增加。

双节同庆,这样护脊更科学

趁着假期,用以下几个简单的方法,给脊柱好好“充个电”:

一、润养筋脉:内外兼修补津液

秋季养生重在“润”。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约8杯),可分多次饮用。适当食用蜂蜜水、银耳百合羹,可润肺生津。饮食上多吃梨、莲藕、山药等白色食物,以及杏仁、核桃等坚果。

推荐一款芝麻核桃粥:取黑芝麻10克、核桃仁15克、粳米50克一同熬煮,有健脾补肾、润养脊柱的功效。

二、保暖避寒:重点护住“三角区”

颈部(风池穴)、腰部(命门穴)、背部(大椎穴)是脊柱保暖核心区。双节出游时,可备一条薄围巾或高领毛衣,避免空调或冷风直吹;在家久坐追剧、打牌时,可在腰后垫个靠枕,减少腰椎压力。

三、温和运动:激活脊柱“小肌肉”

秋季运动宜“动而不过”。推荐练习八段锦中的“两手攀足固肾腰”、五禽戏的“鸟戏”等动作,每天15-20分钟,增强深层肌肉力量。或练习瑜伽动作“猫牛式”:双手撑地,交替拱背、塌腰,放松脊柱关节。注意动作要缓慢,避免剧烈扭转。

四、调畅情志:笑口常开护脊柱

中医认为“喜则气和”。双节假期多和家人朋友聚聚,一起赏月、散步、聊聊天。好心情是最好的“放松剂”,能瞬间让紧绷的肌肉松弛下来。如果感觉压力大,可以每天按揉脚背上的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2分钟,能帮助舒缓情绪,缓解肌肉紧张。

秋季科学养护脊柱,不仅是为健康过冬储备能量,更是为来年的活力打下坚实基础。让我们从这个双节开始,用心呵护自己的“顶梁柱”。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骨外科二(脊柱外科) 符媛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