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不少人都有过腰痛的经历,无论坐久了还是站久了,甚至躺着久了也会腰痛,事实上有数据表明,至少有80%的人一生中都会经历一次腰痛(1)。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稍微调整下姿势休息一下,疼痛就会缓解,所以在很多人心里这种疼痛并不严重。

殊不知,腰痛是全球致残的首要原因,占伤残损失寿命年(DALYs)的11%–12%。近些年来,腰痛的发病也呈现了明显上升趋势,一项关于全球的腰痛负担、危险因素归因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有6.19亿人受到腰痛的影响,这个数字到2050年将达到8.43亿(2),相当于每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备受腰痛困扰,而在我国,腰痛的患病率已高于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


Prevalence of low back pain among students.


01,腰痛有哪些类型?


其实腰痛也分类型,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1、特异性腰痛(约15%):病因明确,如椎间盘突出、脊柱骨折、感染或肿瘤等。

2、非特异性腰痛(约85%):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影像学检查也查无异常,但疼痛真实存在——这类才是大多数。

非特异性腰痛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肌肉持续紧张。当我们长期保持某种姿势(如久坐、反复弯腰),部分肌肉会一直收缩、无法放松,导致局部血流减少、代谢废物堆积,最终引发疼痛。


02,非特异性腰痛如何应对?


对于这种没有明确病因,但伴随肌肉紧张的腰疼,单纯镇痛往往治标不治本,有时候疼痛是减轻了,但是肌肉一直紧绷,持续发出刺激信号,就会让腰疼反反复复,一直不见好。

所以不仅要止痛,关键是缓解肌肉紧张,让肌肉恢复正常状态。这时候,肌松镇痛药就成了治疗的重要一环。

例如,2024版《中国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就明确推荐:可以使用肌松镇痛药来缓解腰痛,并且推荐级别较高。这正是因为认识到,只有肌肉放松,才能从根源上缓解这类疼痛


《中国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


03,腰痛的治疗:需多维应对


肌肉紧张只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他还包括:

  • 1、脊柱稳定性下降(机械性因素);
  • 2、炎症反应;
  • 3、甚至心理、社会因素和认知障碍。

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找准主因、对症治疗。

比如若是炎症导致的腰疼,除了用药物放松肌肉之外,还得用非甾体抗炎药消炎,二者联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腰疼

同样,治疗策略也不只是有药物,还有其他一系列疗法,比如2024版《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中推荐:

1、运动疗法:如普拉提(证据等级A|推荐强度1)、瑜伽、阻力训练等;


2、物理因子治疗:如高能激光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等,而且已有不少循证医学支持。



总结一下:偶尔腰痛,调整姿势、多休息或许就能缓解。但若反复发作,千万别硬扛——它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更需要找到腰痛的根源,从而根本性的解决腰痛问题,像85%的腰痛都属于非特异性腰痛,这类腰痛往往是肌肉紧张导致的,认清疼痛原因,选择科学缓解方式,才是对自己腰最好的负责。


1、Stefanowicz, A. , & Kloc, W. . (2009). Prevalence of low back pain among students. #i{Polish Annals of Medicine}#i{,} #i{16}(1), 28-41.

2、Ferreira, Manuela L.,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low back pain, 1990–2020, its attributable risk factors, and projections to 2050: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The Lancet Rheumatology 5.6 (2023): e316-e329.

来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