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智妍 海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祁书瑞 海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冯黔锋 海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孟庆雯 海南医科大学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审核:韩 平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您是否经常在深夜辗转难眠,或是数羊数到困意全无,或是思维异常活跃难以平静,又或是脑海中不断涌现各种回忆?失眠是当前困扰无数人的难题。从中医理论角度而言,它被称为“不寐”,此类现象的根源主要在于人体的阴阳失衡。夜间本应是阴气主事、阳气潜藏,然而一旦体内阴阳失调,阴气失于收敛,阳气浮越亢奋,便会导致心神不宁、夜不能寐,令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安卧。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针灸治疗以其效果佳、不良反应少脱颖而出。针灸治疗失眠基于中医理论,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改善睡眠质量。但是,针刺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以指代针”的方式来刺激穴位,也就是穴位按摩,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那么,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原理是什么呢?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①调和阴阳:这就像是劝导阴阳两个“小人儿”不要在深夜里打架,通过针刺穴位,使二者和谐共处,同时泄热养阴。例如,通过按摩百会、神门等穴位,引阳入阴;若需要泻实,则可选少府清心火,太冲疏肝火;若需要补虚,则用太溪滋肾阴,内关养心血。②调理脏腑:让五脏六腑更加和谐,若失眠原因为心肾不交,则取心俞、肾俞;若为脾胃不和,则选中脘、足三里。③安神定志:扫清焦虑阴霾,还头脑一片干净天空,可通过刺激神门、印堂、安眠等穴,宁心安神,缓解焦虑。
一、穴位按摩的硬核“选穴指南”
选取的主要穴位如下。
1.神门穴
(1)定位:位于手腕内侧,掌侧腕横纹的尺侧端(小指侧)凹陷处。
(2)作用:镇静安神、缓解焦虑、改善心悸和失眠。
(3)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1~3分钟,两侧交替进行。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内关穴
(1)定位: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约3横指宽度),两条肌腱之间。
(2)作用:调节心气,缓解心悸、胸闷和失眠。
(3)按摩方法:用拇指按压穴位并画小圈按摩,每侧1~2分钟。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安眠穴(经外奇穴)
(1)定位:耳垂后方凹陷(翳风穴)与枕骨下凹陷(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2)作用:专治失眠、多梦、神经衰弱。
(3)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缓慢按压1~2分钟,两侧同时进行。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1.优势
(1)整体调节:穴位按摩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刺激相应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改善失眠的同时,还能缓解伴随的其他症状,如焦虑、抑郁、头痛等。
(2)不良反应少:与药物治疗相比,穴位按摩一般不会产生嗜睡、头晕、成瘾性等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易被大众接受,适合长期治疗。
(3)个性化治疗: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选用相应的穴位,同时配合不同的手法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2.注意事项
在按摩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酸、麻、胀等感觉,这是正常的现象。若出现头晕、疼痛难忍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操作人员。
在接受穴位按摩治疗期间,患者还应在作息方面遵循以下几点:①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②睡前静心,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脑,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使精神内守;③睡眠时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黑暗和凉爽,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④白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但避免在临近睡觉前运动;⑤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另外,在饮食方面遵循:①多吃养心安神食物,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不寐多与心失所养有关,可多吃一些养心安神的食物,如莲子、百合、桂圆、酸枣仁等,可煮粥、煲汤或泡茶饮用;②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各种营养素,以维持脏腑功能的正常,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谷物、肉类等,避免饮食过于单一;③避免食用助火生痰食物,如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易助火生痰,扰动心神;④晚餐不宜过饱、过晚,以免脾胃负担过重,影响睡眠。
三、小结
失眠如同无形的枷锁,困扰着许多人。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以指代针”的方法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整体身心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当然,治疗失眠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综合调理,除了穴位按摩外,还需配合良好的作息习惯、平和的心态及健康的饮食习惯等,才能让“夜不能寐”渐渐变成“夜夜安眠”。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