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目前我国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肥胖会增加一系列疾病的发生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和癌症,既影响大家的健康,还会给每个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说到肥胖,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一旦跨过25岁的门槛,体重管理似乎变成了一场艰难的战役,脂肪悄悄累积,身材线条不再像往昔那般紧致。

这不禁让人疑惑,难道说,身体在25岁后就悄然设下了一道“发福界线”?年龄真的是划分苗条与臃肿的隐形标尺吗?是不是25岁之前都可以放开了吃?

发胖真的有“年龄分界线”吗?

不得不说,发胖还真有“年龄分界线”。从全球相关肥胖研究情况来看,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青、中年时期体重会逐年增加。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未成年时期,人们总体的肥胖率都是比较低的。但成年后,肥胖率就开始增加。数据显示,18~24岁的时候,肥胖率是最低的,只有22.4%,但25岁就是一个分水岭,从25岁以后,肥胖率就开始飙升,而45~74岁阶段是肥胖率最高的。

不过,我们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胖呢?这个就没有特别明显的界线了,没人能说清楚是几岁,不同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但总体来说,一般是随着年龄增大,大家的体重都会增加。

二 为什么年纪大了容易长胖?

1.随着年龄增长,吃得更好更多了

最大的改变是,随着年龄增长,生活条件一般更好,吃得也会更好更多。

年轻的时候,大部分人因为生活、经济等问题,通常吃得比较少。但随着年龄增长,经济条件开始好了,生活水平也好了,饮食也会发生很大改变,会吃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加上很多人应酬也变多,大鱼大肉也成了家常便饭。高能量食物吃得多了,能量摄入也随之升高,自然就更容易长胖。

2.随着年龄增长,运动量降低了

年轻的时候,在学校里、在工作单位里,大部分还会经常活动,想想你打篮球、踢足球是不是都是年轻的时候?

但随着年龄增长,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很少有时间去运动了。大部分人也都习惯了长时间、久坐不动生活模式,要不长时间坐在电脑屏幕前工作,即使有点时间休息也宁愿躺着玩玩手机、看看剧,一连好几个小时都不想走动,更不用说去健身房锻炼了。

吃得多了,运动还少了,能量就更不能消耗掉,也就更容易长胖了。

3.年龄越大,肌肉流失,代谢率下降

肌肉量直接决定人的基础代谢,肌肉组织是人体葡萄糖最大的消耗者,失去它就意味着体内大量的葡萄糖没了地方消耗,能量代谢速度也会大大降低。吃同样的食物,可能会有更多的能量在体内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量减少是代谢率降低的一个主要原因。肌肉是人体内代谢最活跃的组织之一,它比脂肪组织消耗更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从30岁左右开始,人体的肌肉量会逐渐减少,每10年大约减少3%到8%。这种肌肉量的减少被称为肌肉衰减症,它直接导致了基础代谢率的下降。

4.体内激素改变,让人很容易变胖

激素是体内各种新陈代谢反应的化学信使,调控着大多数身体机能的改变。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内的激素也会发生变化,同样会导致人更容易变胖。

比如,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睾酮每年以1%~2%的速率减少。睾酮调节脂肪分布,影响肌肉质量。它的减少,会使身体燃脂效率大大降低。而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也会下降,在更年期,雌激素还会出现明显下降,很容易导致腹部脂肪的堆积。

三 如何防止长胖?

1.打破久坐的生活方式,每隔一小时或两小时做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例如,每天做几次深蹲、抬起和放下腿部或上下楼梯。

2.尽可能增加NEAT。所谓的NEAT是非运动性热消耗的缩写。它是指在不睡觉、不进食或不运动时的所有能量消耗。包括一些动作(例如爬楼梯)、尽可能避免乘坐电梯、做家务以及任何其他不被视为运动的活动形式。

3.每周(甚至每天)做几次循环运动来锻炼力量,每次10到15分钟就足以产生新陈代谢方面的益处,尤其是对于那些根本不运动的人来说。

4.密切关注食品标签,避免被超市里的营销天才忽悠。

5.学习控制压力和解决睡眠不足的技巧,并在需要时向保健专家寻求帮助。

6.像高糖甜品、饮料,以及酒类、油炸食品、饼干、泡面一类的食物最好少吃。最爱的奶茶也最好戒掉,这不光减肥还省钱,毕竟几十块一杯的奶茶除了给你带来短暂的快乐,剩下的全是发福的痛苦。

7.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类都要适量摄入,为了减肥目的可以优化结构,主食可以在白米饭里增加些粗粮的摄入,比如燕麦米、糙米、荞麦,甚至是杂豆也很不错。

没必要为了减肥,单纯依靠不吃东西“饿”瘦,毕竟还需要充足的能量应对事务繁忙的每一天。

8.多吃蔬菜,适当吃水果。保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如果吃得不够,可以考虑吃复合维生素片补充,预防维生素摄入不足。

你是否需要减重呢?

对照图片来查看

来源: 中科体检、陕西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