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此时,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增大,人体易受湿热之邪侵袭。
中医认为,这一时期人体阳气渐长但尚未达到鼎盛,气血运行活跃,若养护不当,脊柱易受湿热、风寒等外邪侵扰,诱发或加重颈椎病、腰椎病等脊柱疾病。
因此,小满时节是脊柱养护的关键期,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冯帅华副主任医师教大家从以下几点正确科学护脊。
一、调节环境,防湿避寒
小满时节,气候湿热交织,人体毛孔舒张,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因此,需特别注意生活环境的调节:
1、温度与湿度
室内温度建议保持在24℃~26℃,湿度控制在50%~60%。可使用空调除湿功能,但需避免冷风直吹脊柱,建议空调风向朝上,或安装挡风板。
2、通风换气
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湿气滞留。
3、衣着适宜
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避免长时间穿湿衣或暴露腰背部于冷风中。
二、饮食调养,健脾祛湿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小满时节饮食应以健脾祛湿、清热利湿为主,结合现代营养学,为脊柱健康提供充足营养:
1、清淡易消化
多食用小米、燕麦、薏米等粗粮,搭配冬瓜、黄瓜、丝瓜等清热利湿的蔬菜,减轻脾胃负担。
2、补充蛋白质
增加鱼肉、瘦肉、豆类及豆制品的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质,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
3、特色食疗方
薏米赤小豆汤:薏米、赤小豆各30克,加水煮粥,具有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的功效。
冬瓜荷叶汤:冬瓜500克,荷叶1张,加水煲汤,清热解暑、利湿通便,对脊柱健康有益。
4、避免生冷油腻
可减少冷饮、冰激凌、油炸食品的摄入,以免损伤脾胃,导致湿气内生。
三、中医理疗,疏通经络
小满时节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期,结合中医理疗方法,可有效温通经络、祛湿散寒:
1、推拿按摩
通过按揉风池穴、大椎穴、命门穴等穴位,以及捏脊、捶背等手法,促进脊柱周围气血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2、艾灸疗法
在足三里、三阴交、肾俞等穴位施灸,温补阳气,祛除体内湿寒,增强脊柱抵抗力。
3、拔罐疗法
在腰背部膀胱经或阿是穴进行拔罐,可疏通经络、祛湿排毒,适用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4、中药熏蒸
选用羌活、独活、防风等祛风除湿中药,煎煮后熏蒸腰背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四、适度运动,强健筋骨
适当的运动可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提高脊柱稳定性;但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弯腰负重,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干爽衣物,小满时节,建议选择以下运动方式:
1、在指导下进行脊柱核心肌群训练,如平板支撑、小飞燕等,日常生活可根据自身情况参与健身活动如:游泳、瑜伽等。
2、中医八段锦:每日练习“两手托天理三焦”“五劳七伤往后瞧”等动作,调理气血,强健腰背。
五、日常防护,细节入手
1、正确坐姿与睡姿
保持腰部挺直,避免久坐或跷二郎腿;选择硬板床或中等硬度的床垫,保持脊柱自然生理曲度。
2、避免贪凉
不直接睡在地板或潮湿处,不长时间吹风扇或空调。
3、情绪调节
小满时节易烦躁,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气郁结影响气血运行。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冯帅华副主任医师提醒:小满时节,湿热交织,脊柱养护更需顺应自然规律,科学护“脊”,不仅能预防脊柱疾病,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享受舒适生活。让我们在小满时节,为脊柱健康筑起坚实防线!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脊柱外科 李星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