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后发现嘴角歪斜、一侧眼睛闭目不全、耳后疼痛等,无神志不清、肢体活动障碍,这是患了面瘫疾病。不要着急,中医来帮忙!
一、中医面瘫的定义
中医面瘫,又称口僻、吊线风、面神经麻痹,是一种面部肌肉失去正常功能的病症,特征为口眼歪斜、面部表情受限。此病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青壮年人群。中医视其为多种病因交织所致的综合症状。
二、中医面瘫的病因分析
1.外感风邪:中医认为,风寒、风热等外界风邪是面瘫的主要外因。
2.情志内伤:长期情绪波动导致气血失调,正气受损,易受风邪侵扰。
3.饮食失调:过度食用辛辣、油腻食物损伤脾胃,气血生化受阻,面部肌肉失养。
4.劳逸不当:过度劳累、作息不规律降低身体抵抗力,易受风邪侵袭。
三、中医面瘫的典型症状
1.面部肌肉功能障碍:面部僵硬、麻木,肌肉松弛。
2.听觉过敏:对声音异常敏感,轻微声响即感不适。
3.口眼歪斜:口角向一侧偏移,眼睑闭合不全。
4.味觉减退:舌前2/3味觉减弱或消失,味觉刺激可能引发疼痛。
5.泪腺分泌异常:患者眼睛干涩,泪液分泌障碍。
四、中医面瘫的综合疗法
1.中药治疗
- 风寒型: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为主,方用牵正散加减。
- 风热型:以疏风散热、活血通络为主,方用银翘散加减。
- 气血不足型: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2.针灸治疗
- 针刺疗法:通过针刺面部穴位,调节肌肉张力,促进恢复。
- 艾灸疗法:利用艾灸温热效应,促进气血运行,加速面瘫康复。
3.推拿治疗
- 面部推拿:轻柔手法刺激面部肌肉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
- 颈部推拿: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减轻面瘫相关疼痛。
4.其他疗法
- 物理治疗:如超短波、激光治疗,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恢复。
- 拔罐疗法:面部拔罐,促进气血运行,加速面瘫恢复。
五、中医面瘫的护理与功能恢复
1.日常护理
- 保持面部清洁:温水洗脸,避免冷水刺激。
- 避免直接吹风:减少面部直接受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眼部护理:定期清洁眼部,保持湿润,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 避免刺激:远离刺激性化妆品、香皂等。
2.饮食调理
- 清淡易消化:选择稀粥、面条、蔬菜等易消化食物。
- 营养补充:增加维生素B族食物,如肝脏、瘦肉、蛋类。
- 避免辛辣: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
- 优质蛋白质:适量摄入鱼、虾、鸡肉等优质蛋白质。
3.康复锻炼
- 面部肌肉锻炼:如鼓腮、睁眼、闭眼、皱眉等动作。
- 按摩:面部自我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 针灸辅助治疗: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
- 自我调节: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促进康复。
- 中医面瘫的预防措施与健康维护
4.预防方法
- 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 增加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增强免疫力。
- 调整饮食:避免寒凉、辛辣食物,增加营养摄入。
- 注重保暖:外出佩戴口罩,避免长时间吹空调。
5.健康维护知识
- 自我按摩:定期进行面部自我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 热敷:使用热毛巾热敷面部,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 专业治疗:针灸、中药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通过临床大量案例的对比分析,益阳市中心医院发现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可能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导致药物吸收和针灸治疗的敏感性降低;而年轻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能与他们身体机能较强、抵抗力较好有关。
此外,我们还发现针灸治疗和中药汤剂的联合使用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刘宝林主编,针灸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肖爱明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肖爱明